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发生较大事故的,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 )的罚款。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发生较大事故的,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 )的罚款。
admin
2015-06-06
47
问题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发生较大事故的,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 )的罚款。
选项
A、上一年年收入30%
B、上一年年收入40%
C、上一年年收入50%
D、上一年年收入60%
答案
B
解析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②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③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F3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题库中级安全工程师分类
0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中级安全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品火灾的扑救要特别注意灭火剂的选择。扑救遇湿物品火灾时,禁止用水、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对于钠、镁等金属火灾的扑救,应选择的灭火剂是()。
乙炔发生站制乙炔通常使用的原料是电石,工业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属于遇湿易燃物品,因此要加强乙炔发生站电石库的安全管理。下列关于电石库防火防爆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在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时,常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危险进行评估(LEC法)。根据LEC法赋权标准(下表),某项作业可能性为相当可能发生,暴露频繁程度为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事故造成的后果为1人死亡,则该项工作危险程度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对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规定,下列对矿井安全出口和运输通信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中,不属于强制要求的是()。
2000年7月9日4时40分,某矿井下发生一起运矿卡车失火事故,死亡17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88万元。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机械化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多风机并串联微正压通风系统。目前矿区有2个主要回采中段:1250中段和11
尾矿库建设的勘察、设计、安全评价、施工及施工监理等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条件的单位承担。
某日8时40分,新疆某金属矿井下发生较大火灾和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490万元。该矿建设规模为9×104t/a,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结果为自燃煤层。事故发生在早上6点多,井口信号工看见风井抽出黑
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到矿体,以便把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空气送入地下,并把地下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从而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以此为目的而掘进的巷道,称为(
尾矿库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
爆破是露天煤矿开采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爆破作业,将整体矿岩进行破碎机松动。形成一定形状的爆堆,为后续采装作业提供工作条件。在爆破作业中爆破安全警戒距离应符合相关要求,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下列关于爆破安全警戒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随机试题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
男性,50岁。阵发性哮喘伴呼吸困难6小时,静脉注射氨茶碱后无缓解。查体:呼吸频率28次/分,端坐呼吸,口唇发绀,烦躁不安,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20次/分,律整,血压:120/80mmHg。治疗应首选
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血栓并发症,最常见于
某个人独资企业2015年自行核算的生产经营费用50万元,该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与其家庭生活费用无法划分。该个人独资企业准予税前扣除的生产经营费用为()元。
从事高速公路客运应实行“三优、三化”规范服务。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化”内容的是()。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财政支出包括()。
一位顾客要询问你的同事李某几个问题,但李某今天没有来上班。这时,你应该说()。
中学地理教材内容与地理科学体系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临床和组织病理变化都与慢型增殖型念珠菌病非常相似的舌部疾病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