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比较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异同。
比较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异同。
admin
2018-08-17
24
问题
比较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异同。
选项
答案
强化是指增强反应频率的效果,根据强化的目的和性质将强化划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或称为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频率的过程,其中令人愉快的刺激包括给予奖励、表扬等;而负强化则指通过消除厌恶刺激来增加反应频率的过程。不论是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还是令人厌恶的刺激(即强化物),强化的结果是反应频率的增加。 惩罚是给予厌恶刺激或消除愉悦刺激,以降低行为发生频率的过程。惩罚的目的是降低行为的频率,其结果也会导致行为频率在短期内降低。 由此可见,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导致行为频率的增加,不同的是,二者使用的手段不同,正强化是给予愉悦刺激,而负强化则是消除厌恶刺激。奖励是正强化物的一种(还有表扬等);惩罚是强化的对立,目的是降低行为的发生频率,手段可以是给予厌恶刺激或消除愉悦刺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6r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是
1906年,有学者提出了以体育培养人的身体能力,以智育、德育、美育培养人的精神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期培养“完全人物”。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的以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这~学者是
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8~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且小学、大学是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小学阶段的任务是
1982年,美国教育家阿德勒等人共同提出了“派迪亚计划”,对美国当时的12年制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改革主张,企图实施更适合人性需要的教育。这一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是
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简单介绍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纲要》中规定的德育工作的任务有
试述德育过程所包含的规律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随机试题
什么是胆囊三角?其内通过什么结构?
以下关于局部麻醉药构效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有
下列选项不属于交易成本的来源的是()。
【背景资料】某施工项目正式动工前,施工项目部向监理机构提交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见表1。请根据背景资料完成相应小题选项。()对现场施工安全负总责。
如果在搭接网络计划中出现EFj>(EFi+FTFi,j)的情况时,说明()。
如果央行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那么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就容易强化。如果市场形成较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大量的资金就会流出我国。资金流出我国,不仅会慢化这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出我国,而且可能会导致我国资产价格全面下跌,继而可能引爆金融市场的区
(2008年四川)下面的四句话中有一句多一个“只”,请找出这一句。()
下列选项属于测验稳定性或多次测量结果一致性程度的是()
简述罗杰斯的人格观。
设A,B为同阶方阵,(1)如果A,B相似,试证:A,B的特征多项式相等.(2)举一个二阶方阵的例子说明(1)的逆命题不成立.(3)当A,B均为实对称矩阵时,试证:(1)的逆命题成立.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