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公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及其他需要的贫农使用。 ——引自中共1930年《苏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公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及其他需要的贫农使用。 ——引自中共1930年《苏维
admin
2018-08-28
83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公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及其他需要的贫农使用。
——引自中共1930年《苏维埃土地法》
材料2:1931年2月,毛泽东按中央决定指示各级政府发一布告:“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生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
——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3: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引自中共中央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问题》
材料4: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归个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引自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是党在哪一时期的土地政策?材料2对材料1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有什么改变?你认为作此改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3是党在哪一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作这一调整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4与材料1、2之间有什么联系?说明了什么?
(4)综观四则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是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政策。材料1规定土地归苏维埃政权公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材料2改为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是党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目的是调整阶级关系,既调动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材料4是材料1、2土地政策的继续和发展。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反封建斗争重新成为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 (4)主要依据:不同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主要任务。出发点: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借以战胜一切敌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FW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古巴比伦的社会制度
()是清代著名蒙古族历算学家,写出了《割圆密率捷法》4卷。
18世纪50~60年代,俄国解放运动的主要力量是()。
完整地表述电磁场理论的物理学家是()。
实用无线电报系统的发明者是()。
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南京大屠杀
据《新唐书.兵志》记载,()“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成为中央政府的核心力量。
金朝在女真族中实行的土地占有制度是()
【巴塞尔宣言】
随机试题
男性,33岁。半年来消瘦、多汗、易急躁,2个月来发作性心悸,来院查体:血压150/70mmHg,脉率72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率98次/分,S1强弱不等。为明确其病因,下列哪项检查针对性最强
A.肝素B.维生素KC.阿司匹林D.链激酶E.华法林通过抑制环氧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
服用银翘解毒丸用送服至宝锭用
航运公司指派本单位甲船负责运送一批化学物品。由于泄漏,造成沿途地区大面积严重污染。船长发现后即向公司汇报。该公司即组织人员清除稀释沿途污染物。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2009年单项选择第34题)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可起到的双重作用是()。
市场包括市场的主体和客体,市场主体通常指()。
《安全生产法》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将()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不通过应交税费核算的税种有( )。
秘书督查工作的特点有()。
Directions:Doyouagreeordisagreewiththefollowingstatement?Peopleneversatisfiedwithwhattheyhave.Theyalwayswa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