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在第二审案件的裁判中,下列哪一个表述不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2003—卷二—22,单)
在第二审案件的裁判中,下列哪一个表述不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2003—卷二—22,单)
admin
2014-02-25
75
问题
在第二审案件的裁判中,下列哪一个表述不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2003—卷二—22,单)
选项
A、第一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后,被告人的父亲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被害人对附带民事部分也提出上诉,法院第二审判决对被告人加刑
B、被告人上诉的案件,第二审判决在不改变刑期的情况下,将抢夺罪改为抢劫罪
C、被告人上诉的案件,第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第一审判决认定犯罪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但量刑偏轻,遂擞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原审法院重审后对被告人加刑
D、第一审判处被告人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被告人提出上诉,第二审法院认为第一审判决对盗窃罪量刑偏轻,而对故意伤害罪量刑偏重,故在数罪并罚执行刑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盗窃罪的刑期,减少故意伤害罪的刑期
答案
B
解析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二审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它的具体规定体现在《刑事诉讼法》第226条、《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25条的规定中,具体而言包括以下7种情形(人民检察院抗诉或者自诉人上诉的案件.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1)同案审理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既不得加重上诉人的刑罚,也不得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2)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只是认定的罪名不当的,可以改变罪名,但不得加重刑罚;(3)原判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不得加重决定执行的刑罚,也不得加重数罪中某罪的刑罚;(4)原判对被告人宣告缓刑的,不得撤销缓刑或者延长缓刑考验期;(5)原判没有宣告禁止令的,不得增加宣告;原判宣告禁止令的,不得增加内容、延长期限;(6)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不得限制减刑;(7)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不得直接加重刑罚、适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必须依法改判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B项符合其中第(2)项,当选;依第(7)项,C项错误。依第(3)项,D项错误。
考生要理解“上诉不加刑”中的“上诉”是特指对刑事部分的上诉。如果被告人对刑事部分提出上诉,被害人对民事部分提出上诉,在检察机关没有抗诉的情况下,仍然适用“只有被告人提出上诉的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的规定。所以,选项A错误。本题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0SJ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通过阻滞钙通道发挥降压作用的药物是
子宫肌瘤患者与临床症状轻重关系密切的是
45岁男性,经理,送来急诊,自述半小时前突然感到气紧、胸闷、心悸、头晕、出汗,认为生命垂危,要求紧急处理。近1个月来这种情况发生过3次,每次持续0.5~1小时,发病间隙期一切正常,发病与饮食无明显关系。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孕40周新生儿,出生时由口鼻排出部分肺内液体,其余经血管及淋巴管吸收的肺液约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妊娠晚期时出现腹痛伴阴道出血,诊断为胎盘早剥,其病因可能与下述哪项有关
女性,54岁。优秀话务员,近几年怀疑丈夫有外遇,看电视时激动,控制不住,外出走失1周找不到自己家,住在露天,公安人员收留送回家,吃饭用手抓着吃,记忆力下降,行为幼稚。既往高血压7年,脑梗死后10个月,神经系统检查:BP225/110mmHg,说话口齿不清,
骨关节炎最早期的病理变化发生在
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病理改变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医师中止执业活动2年以上,当其中止的情形消失后,需要恢复执业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考核合格,并依法申请办理的程序是
A.中央前回B.黑质—纹状体C.颞叶D.枕叶E.小脑帕金森病病损在
随机试题
Access数据库中真正存储数据的载体的是()
在人格差异中,其有核心地位的是()
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以下关于个体与种群区别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煤矿许用炸药的特点是()。
男性,30岁。反复乏力、食欲减退、尿黄2年,再并发频繁呕吐、黄疸、腹胀1周。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差,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掌征(+),腹部移动性浊音(+),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350U/L,AST230U/L,ALB28g/L,TB480μmol
以下选项中属于周朝司法官员的有()
曲线(x-1)3=y2上点(5,8)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
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A、B、C、D、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