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关于东西文化的辩论。(南开大学2017年世界历史真题)

admin2018-01-12  22

问题 简述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关于东西文化的辩论。(南开大学2017年世界历史真题)

选项

答案五四以来,由于新文化运动给中国传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学”在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了。然而,对于旧的文化传统的摒弃和批判,并没有相应地确立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中心,中国人在经历了一场文化风暴后,突然发现面临一个泥沙俱下、新旧杂糅的混乱局面。特别是一战期间欧洲所经历的那场人类厮杀,引起了人们对于近代西方文明利弊的重新审视,并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例如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等人以《东方杂志》为阵地,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要不要批判旧道德、旧文学,建立新道德、新文学。前者反对攻击孔子和儒家道德,后者则认为纲常礼教矫揉造作,不仅不适合现代社会,而且有害于国家与人生,主张输入西方文化而代替旧文化。因此,这种中西文化冲突是当时新旧思想冲突的直接体现。他们分别以《东方杂志》和《新青年》为主阵地,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这次争论吸引了相当多的关心文化问题的人参与,在争论中,赞成西化者、中化者甚至调和者均有之。但即便是主张继承传统文化的人,也并不反对从西方文化中吸收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对于民主、科学观念,参与争论者无不将其视为中国社会的急需。可见,这场争论对于活跃中国思想界,推动民主、科学等观念传播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这场争论并未结束,而是延续到了三四十年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RED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