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可以发生善意取得的情形是:( )
下列可以发生善意取得的情形是:( )
admin
2019-09-30
69
问题
下列可以发生善意取得的情形是:( )
选项
A、张某将杨某的手机借给吴某使用,同时将该手机出售给王某并告知其直接向吴某要手机
B、李某将自己从杨某处承租的房屋转租给张某,后李某与张某约定,由张某再支付房款取得对房屋的所有权
C、杨某从王某处租借一个花瓶,后杨某将该花瓶转租给不知情的张某,数日后,杨某与张某约定由张某支付该花瓶的市价直接取得该花瓶
D、某甲将警官乙所持有的公务用枪以自己名义出售给某丙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善意取得的认定。根据《物权法解释(一)》第18条第2款的规定,善意取得可以通过简易交付和指示交付的方式完成。本题中,A选项属于指示交付,C选项属于简易交付,故AC都可构成善意取得,正确。B选项属于不动产的简易交付的交易模型,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不动产的善意取得须办理房屋所有权的变更登记方可实现.故B项错误。根据《物权法解释(一)》第20条的规定,转让合同因违反《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被认定为无效时,不构成善意取得。本题中的标的物是公务用枪,其属于禁止流通物,该转让合同应属无效,故D选项不构成善意取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h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农民甲因其邻居乙越界建房侵入自己的宅基地而诉请法院保护,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何种权利?()
甲有六套住房,分别租给了乙、丙、丁、戊、己、庚。请回答下列问题:设丁签订租赁合同后,甲又私自将该房屋卖给了B且办理了过户手续。对此承租人丁的下列请求予以支持的有:()
甲公司与某希望小学乙签汀赠与合同,决定捐赠给该小学价值2万元的书籍,后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更换,不愿履行赠与合同。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甲银行与乙企业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签订以后,甲银行依约发放了部分贷款。乙企业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则甲银行可以行使的权利是:()
甲、乙系邻居,甲有一头病牛对众人说弃之不要,乙认为甲的行为是败家子的行为,便将病牛牵回家,并请人给牛治病,花去医药费共计20元,后牛死亡。对乙花去的20元费用应如何处理?()
甲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一幢房屋卖与乙。双方同时约定,一方违约应支付购房款35%的违约金。但在交房前甲又与丙签订合同,将该房卖与丙,并与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债务人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50万元,由丙公司进行保证担保。经乙银行同意甲公司将50万元的债务转让给丁公司,并通知了丙公司,丙公司未予答复。由于丁公司无力还款,遂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食用油买卖合同,现甲公司拟将其全部权利义务转让给丙公司。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属于需要保险公司退还保单现金价值的情形有:()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份,但是有下列哪些情形时,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的股份?()
随机试题
在企业的生产预算中,下列哪几项与预计生产量的计算有关()
患者女,64岁。冠心病病史15年,突发脑出血,2个月前入院,现患者病情稳定,送入康复科进行进一步诊治,现患者左上肢能进行屈伸共同运动,但肘屈曲位不能旋前、旋后,坐位时,患者足能接地,足能背屈,患者定向、注意力、记忆力有不能程度的障碍。患者左上肢Brun
以扩张小动脉为主的扩血管药物应慎用于
下列关于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报废和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称为()。
ABC公司正在对其安全库存存货政策进行评价。公司分析了4种安全库存水平。每个水平下的年度缺货成本如下:如果该产品单位成本为$20,每年储存成本为5%,每年的短期资金成本10%。最优的安全库存水平为多少?
所谓“环境资源商品化”就是赋予自然以经济价值,并将环境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中,将环境转化成像其他商品那样也可以进行分析的产品。只要在经济决策中赋予环境适当的价值,环境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这种观点认为,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资源环境没有被视为“商品”,
某案犯罪嫌疑人在2006年3月16日21∶45被抓获归案,审查后,批准被拘留,拘留证签字时间是2006年3月17日10时35分,在拘留后的当日下午16时45分,办案人员在看守所进行讯问,笔录中出现了这样的内容:“问:我们是××分局的民警,你因涉嫌××罪已经
下面的程序的结果是 main() {int x=3,y=0,z=0; if(x=y+z)cout<<"* * * *"; else cout<<"# # # #";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