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课文介绍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课文介绍
admin
2021-06-01
14
问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课文介绍
本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篇,另一篇为《声声慢》(寻寻觅觅),同单元另外三篇课文为《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这里选的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问题: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选项
答案
教学目标:反复吟咏,体会词作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感受孤独寂寥的意境,品味精妙的用词。 教学片段设计: 一、诵读 1.学生自由诵读。 诵读提示:注意重音、韵脚、节奏和语调。 2.指名学生诵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3.教师范读。 二、品味 (一)上阕 1.学生朗读上阕,想象诗词意境。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给出示例。 示例:薄薄的雾气,浓浓的云层,漫长的白昼让人烦愁,金兽炉中焚烧着瑞脑香。一个消瘦的女子凄凉地站在窗口呆呆地看着香炉内青烟一点点上升,她站得累了,头仰得酸了,但头顶上的太阳却仍在原处徘徊不前。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昨夜的凉气直沁人心。 2.小组合作,品味诗词精妙的用语。 明确: ①“薄雾浓云”描述了一种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染出一种阴郁的氛围,衬托出词人烦闷的心绪。“薄雾浓云”,可以说是主人公心境过滤、染色后的景象,也可以说是她心中之愁云惨雾外化所产生的“幻景”。其实,暗淡阴沉的自然景观与孤独伤感的情怀已完全融为一体。 ②“永”,白昼如此漫长,着实令人发愁!重阳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已是深秋时节,依照常识,白昼应是越来越短,怎么会是“永昼”呢?原来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把它拉长为“永昼”。 ③“销”字写出香料慢慢燃烧,烟雾缓缓腾起。腾起的又何尝不是愁、不是苦?时光悄然流逝.而相思之苦何时有个尽头! ④“半夜”和“昼”“黄昏”联系起来思考,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对丈夫殷切的思念之情。 3.小结 词的上阕,词人以简练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通过对白天、夜晚生活状态的描写,极力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空虚、寂寞及深深的愁绪。 (二)下阕 1.学生朗读下阕,想象诗词意境。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给出示例。 示例: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让人感到一阵末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黄花,帘内的人儿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2.小组合作,品味诗词精妙的用语。 品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明确。 明确:词人用“瘦”字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卸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具体直观地表现出来。 3.小结:下阕重在抒发情感。词人选取特定的意象,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相思之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痴情女子的形象。 (三)总结 总结语:词人通过描述重阳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独之情。 三、再次诵读 引导: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心”。诵读时,要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0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初中课堂实录的教学片段。T:Ok!Next,let’sreadthetextandchoosethebestheadingforeachparagraph.Readthepassageandchooseth
下面是某高三学生的一篇书面表达。请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事例,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谈谈微笑的作用。根据上面所给的信息,从下列三个方面作答:(1)该学生的书面表达存在哪三个主要问题?(2)反映了该生英语学习中的哪些不足?(3)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帮助学生提
下面是某英语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案例: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列任务:(1)该教师的作业批改存在哪些问题?(2)该批改方式可能会导致哪些负面结果?(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推理(inferring)是阅读理解的基本技能之一。请解释“推理”的基本内涵,简述训练该项技能的注意事项,并用英语写出两个可以检测阅读理解的推理性问题。
下面是某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T:Justnowwegettoknowmanydifferentsports,forexample...Ss:Weight-lifting,fencing,aerobics,triat
下面是某教师在一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听力课的听力材料及某一个教学步骤的记录。听力材料:一篇关于世界石油争端问题的新闻Teacher:Nowlistentothetapecarefullyandanswerthequestionson
下面是一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词汇教学的课堂板书。结合图示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图1和图2体现了词汇教学的哪两种方法?(2)这两种词汇教学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3)这两种教学方法遵循了词汇教学的哪两个原则?
课堂提问有哪些功能?简述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内涵.并各写出一个英语例子加以说明。
下面是某教师在一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听力课的听力材料及某一个教学步骤的记录。听力材料:一篇关于世界石油争端问题的新闻Teacher:Nowlistentothetapecarefullyandanswerthequestio
PPT是英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请简述PPT在语言教学中的两个优点(6分),列举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PPT常见的两个问题(6分),并提出合理使用PPT的两条建议(8分)。
随机试题
请编写函数fun,其功能是:将放在字符串数组中的M个字符串(每串的长度不超过N),按顺序合并组成一个新的字符串。例如,若字符申数组中的M个字符串为{“AAAA”,“BBBBBBB”,“CC”},则合并后的字符串内容应该是“AAAABBBBBBBC
某地区有5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集中型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必须具备的主要技能包括()。
下列各项中,会引起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生产函数表示的是生产中()和()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过程之中。
人们常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多少,下列关于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Readthearticlebelowaboutinternationaltaxation.•Inmostofthelines41--52thereisoneextraword.Itiseithergramm
Whenwehavetotalkaboutsomethingthatmaybegoingwrong,wherethere’ssometroublebrewing(酝酿着),orsomethingthatmigh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