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 1.对于什么是校园欺凌,普通人知道的并不多。在某问答社区上,有一个题为“校园欺凌可以有多严重”的帖子,截至2015年5月24日有42万次浏览,3294人关注,收获了679个回答。发帖者认为,“校园欺凌不就是互相打来打去的吗?为什么有这么多

admin2018-01-25  5

问题 校园暴力
    1.对于什么是校园欺凌,普通人知道的并不多。在某问答社区上,有一个题为“校园欺凌可以有多严重”的帖子,截至2015年5月24日有42万次浏览,3294人关注,收获了679个回答。发帖者认为,“校园欺凌不就是互相打来打去的吗?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小题大做?”
    从2015年开始,教授G及其研究团队对国内校园欺凌事件进行了认真研究。他看了很多欺凌视频,其中一个视频相当惊悚:一个欺凌者将一个空心砖举过头顶,用助跑的方式砸向被欺凌者的头部。教授G说:“周围其实还有实心的大石头,可见欺凌者并不是想要杀人,他用更激烈和夸张的方式欺凌同学,是因为网络视频这样的传播途径,使得部分欺凌者会有表演的倾向。”
    在那个“校园欺凌可以有多严重”的帖子里,有一个回复获得了七百多个点赞数,“站在桥上的人不会明白桥底溺水的人有多痛苦。”在北京做平面设计工作的小杨就是一个在“桥底溺水的人”。对于网络上频繁爆出的校园欺凌视频,小杨并不敢看,因为这会不断把她从安稳的现实生活中,拉回曾经的校园记忆里。
    27岁的小杨家在四川泸州的某个小镇上。小杨是外地人,口音难听,也不会玩本地小孩的游戏,加上学习成绩和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从小学到高中,班上总有四五个男生会欺负她,拳打脚踢,撕她的作业本,抢她的东西。“有时候日记也会被当众念出来。”小杨说:“他们欺负你,就像欺负小动物一样。”即便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小杨还会时常陷入愤怒和恐惧之中。
    在从教三十多年的一位中学老师看来,“比起肢体上的冲突,青春期的孩子因为隐私暴露而受到的自尊心创伤更严重。这种伤害对学生的性格和身心的影响是长远的。”
    研究者发现.围观者在欺凌事件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没有围观者的时候,欺凌事件的恶劣性质会下降,欺凌时间也会缩短。围观人数越多,欺凌者的快感和被欺凌者的痛苦也就越大。
    “校园欺凌并不是一个阶段性、地区性问题,而是一个长期以来世界性的客观存在的问题。”教授G认为,“这是个人在青春期要展现力量、争取权力和尊重,以及因为懵懂的情感不知如何处理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外在表现。”
    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研究者发现,当以暴制暴成为解决欺凌的方法时,校园欺凌便难以休止。如果恰好学校没有反欺凌的氛围,老师没有及时为受害者主持公道,其他同学也不愿意帮助受害者时,那么受害者往往感觉被孤立。
    事实上,学校老师在监管欺凌事件时也有自己的苦衷。校园欺凌事件经常发生在宿舍、厕所、楼梯拐角或上下学路上等隐蔽场所中,因而很难察觉。不少老师表示,他们一般只能靠观察或学生举报得知消息,加上被欺凌的小孩常常选择默默忍受,不会主动告诉老师,所以,欺凌现象难以及时发现。
    对于家长来说,无论自己的孩子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应该与老师充分交换意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定期培训教师和家长,提高他们辨识校园欺凌苗头的能力,以便将欺凌制止于萌芽阶段。
    专家I认为,校园欺凌问题的产生,是功利教育只关注知识教育,忽视学生除知识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法制和规则教育所产生的恶果,他主张,“应该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2.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通知》指出,要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一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一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
    《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要按照“学校自查、县级普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程序,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逐级上报。
    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根据各地治理情况,组织督查组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
    问题:某中学为落实《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开展了构建“和谐校园”活动,假如你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校方请你在活动开幕式上讲话,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2”写一份讲话稿提纲。
    要求:切合主题,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学生造成肉体上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会对学生的性格形成产生长远影响。针对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亟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杜绝校园欺凌事件,构建和谐校园。 此次构建“和谐校园”活动旨在倡导各位同学做到“三不做”。 一是不做暴力的宣泄者,每个人都是需要尊重的个体,力量的展现和情感的宣泄需要恰当方式,绝非暴力的伤害。 二是不做沉默的受害者,在受到欺凌甚至暴力的时候,默默忍受只能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被欺凌者要及时求助老师、家长等。 三是不做冷漠的围观者,围观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对于需要帮助的同学要及时伸出援手。 此外,还需各位老师及时发现欺凌信号,给予需要的学生帮助。希望老师、同学共同努力。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协力构建和谐校园,谢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OB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