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历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论述历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dmin
2014-01-07
114
问题
论述历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选项
答案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 ①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工具和先进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建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③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 ④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⑤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足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lU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总需求向下倾斜的机制是什么?其斜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讨论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1)请指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哪些,并说明促成人均GDP增长的动力是什么。(2)中国已经经历了持续29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请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和GDP核算理论(3)是总供给方面的因素还是总需求方面的因素促进了经济增长?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丰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在“三元悖论”说中,对于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固定和货币政策独立三个方面,一个国家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特性。请问为什么?
解释卡特尔组织部稳定性的原因。
利用Fama业绩分解评价方法,对上题中的基金B的超额收益率进行分解。并用图示进行说明。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包括()。①行政权力的膨胀②国家机器的加强③政府结构趋于完善④政治民主扩大⑤两党制正式形成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散
假民公田
【国民公会】(Nationalconvention)
随机试题
组织导向型变革的变革方向是()
下列不属脾脏良性肿瘤的是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是
头孢菌素类用于抗绿脓杆菌感染最强的药物是
患者,女,56岁。半年前出现胸闷、气短症状,1个月前心脏彩超检查提示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快,ST—T改变。1周前行二尖瓣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心房颤动。医嘱:可增加地高
关于地高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朱某系某县民政局副局长,率县福利企业年检小组到同学黄某任厂长的电气厂年检时,明知该厂的材料有虚假、残疾员工未达法定人数,但朱某以该材料为准,使其顺利通过年检。为此,电气厂享受了不应享受的退税优惠政策,获取退税300万元。黄某动用关系,帮朱某升任民政局局长。
采用()技术,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______。”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______。
进程从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的可能原因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