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何为突触后抑制及IPSP?并简述二者的形成原理。
何为突触后抑制及IPSP?并简述二者的形成原理。
admin
2019-06-12
42
问题
何为突触后抑制及IPSP?并简述二者的形成原理。
选项
答案
突触后抑制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类型。①传入侧支性抑制曾被称为交互抑制,其意义在于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②回返性抑制是一种负反馈抑制形式,它使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或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 IPSP是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
-
通透性增加,Cl
-
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产生原理:①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
2+
内流引发的;②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③IPSP是局部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④IPSP是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s73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药学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药学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女性,35岁,产后哺乳期,右乳红肿,1周来已扩展至全乳,体温36.8℃。右乳皮肤红肿、边界不清、乳房发硬、无压痛,未触到肿物,无波动感,右腋下触及直径约1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尚活动、无压痛。(2007年第179题)初步诊断是
(2004年第81题)目前认为乳腺癌最有效的检出方法是
(2004年第23题)下列不参与糖异生作用的酶是
(2011年第152题)胆汁在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中的作用有
(2008年第88题)下列关于骨巨细胞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4年第176题)重症胰腺炎时肠内营养的最佳途径有
(2007年第91题)下列关于破伤风梭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7年第15题)剧烈运动使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X线颈椎平片B.肌电图C.痛温觉与触觉分离D.MRI(2011年第150题)有助于鉴别脊髓型颈椎病与髓内肿瘤的检查方法是
牵张反射的反射弧不直接涉及
随机试题
简述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食物的措施。
气滞证的特征是(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的性质为
男性,40岁,血尿3天,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底部有一新生物,有蒂,活检为T1期,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对于道路照明要求高、空气中含尘量高、维护困难的道路宜选用()灯。
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可能造成实质性损失的操作风险事件类型包括()。
《醒世恒言》的作者是()。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
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intsum,pad,pAd;sum=pad=5;pAd=++sum,pAd++,++pad;printf("%d\n",pad);}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A、Theythoughtthemstrange.B、Theyconsideredtheywerefunny.C、Theythoughtthemclever.D、Theyconsideredtheywerecreativ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