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用其他语言作答不得分;作答时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铅笔作答不得分。 2.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

admin2012-03-19  30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用其他语言作答不得分;作答时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铅笔作答不得分。
2.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胡锦涛强调,推进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依法行政作为保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的重大举措,加强领导,抓好落实,深入研究解决依法行政面临的突出问题,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良好法治环境。
   2.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96年作出了依法治省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在民主制度建设、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把法治建设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一项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全社会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建设“法治浙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既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出了新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加快建设“法治浙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的具体行动,对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3.在由浙江省政府司法厅、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和民进浙江省委会联办的“建设‘法治浙江’座谈会”上,与会者纷纷建言献策,理论与实际并举,着重研究了建设“法治浙江”的具体落实问题。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来梵在会上发表了他的想法: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国家,没有法制根基的民主是行不通的。建设“法治浙江”不是只停留在这四个字的表面意义上,要深入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建设“法治浙江”的根本目的是积极推进社会各方面活动的法制化和制度化。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法治浙江”不是一个梦想,更不是一个口号。座谈会上发言者从如何加快建设法制政府,到如何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各种细节进行了具体剖析。从基层来的民进代表童松青提出了“电子法务”的设想,即将各县级以上法院判决书全部传到地方网站上,在公开化的基础上加强舆论监督,这个实在的想法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省政协常委陈剩勇的发言直指弊端,他说,现在某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还存在,人民对这些部门的监督权不够强,政府要下大决心完善法律法规,在惩治不良的同时加强群众在我省法制进程中的监督力度。他还提到,要保障公民的权益不只是“小恩小惠”,不能只重视公民权益而不重视公民权利,权利才是本位。
   4.记者:浙江省委全会通过的《意见》中提出了“推进法律制度建设,推进建设‘法治浙江’各项工作”等要求。您认为,近些年来,浙江省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剩勇教授: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浙江的立法工作日臻完善,政府依法行政的理念逐渐确立,民众的法律意识也得到了加强。立法工作开始走科学化、民主化道路,建立了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制度,建立健全了立法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以及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而行政许可法等法规和制度的建立,则促使政府转变理念,依法行政。普法工作的持续开展,民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与政府打官司”这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官民纠纷和矛盾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司法考试的全面推行,法官、律师们的素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各级政府也开始改变人治的管理方式,并逐渐习惯于以法治的方式来管理社会,那种“青天判案”的现象基本消除。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些方面,浙江省都可以称得上是走在全国的前列。
   记者: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看,浙江省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是否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主要有哪些方面?
   陈教授:比如司法腐败问题,比如地方政府不依法行政现象,都还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还有待加强等等。我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地方政府官员“以权代法”思维根深蒂固,认为法律束缚了干部的手脚,增加了他们工作的难度,影响了工作效率。他们往往习惯于将法律当作控制民众的工具,对待刑法、对待刑事犯罪案件,强调违法必究,但是对于环境法、森林法、海洋法等这些法律就置之不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打法律的擦边球。例如违反环境法的一些案件,地方政府往往从地方利益或政绩需要出发,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等等。此外,有些政府领导在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时,还是不习惯于用法律的手段,而是以法律外的方式来压制矛盾,最后使矛盾更加激化。
   与此同时,由于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滞后性,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多元利益的诉求机制、公民的利益表达机制都还不够完善,公民的利益诉求渠道还很不畅通。我们从一些领导的批示中就可以看出,法律在地方上的贯彻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许多违法的事情,例如食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都要等高层领导批示以后才处理。难道领导批示前这些问题就不存在吗?“批治”实质上是“人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5.130多年前,杨乃武与小白菜——这桩家喻户晓的清末奇案发生在余杭。这桩案件里有执法的草率,有司法的腐败,也有百姓的抵死相告,最后以百姓获胜、贪官获刑而告终。而在20世纪初,余杭人章太炎则与孙中山等人一道成为最早呼唤法治的思想家之一。
   法治成为余杭的一种氛围。出余杭市区七八分钟的距离,在南苑街道有一个叫高地村的村庄,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施雪龙告诉记者,该村在2006年时就组织村民进行关于国土资源法的法律知识竞赛,而且决赛的时候还搬到了余杭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现场直播。
   余杭的农民也是在全国率先自荐海选“村官”的,在创新基层民主法制和政治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在社区换届选举中,余杭100%实行直选。杭州首家法治网站——余杭法治网开通一年,访问量已达11万多人次;政府设立了法律咨询中心,号码很好记——“148”,谐音“要司法”,咨询中心2006年一年接待来电来访近3500批次……
   余杭的法治建设之所以走得较快,也是现实的需要。“当前我们正面对许多成长性的烦恼”。余杭的经济社会成长之快在一组数字里可以清晰体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算结果,余杭区名列第15位,而2000年的余杭列在第23位,相当于5年进了8位。
   “所谓‘成长性的烦恼’”,余杭区司法局局长毛利新说,比如征地和拆迁就是当前一大矛盾,还有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以及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之后的服务和管理问题。“这些怎么解决,只能靠法律。”
   高地村之所以组织国土资源法知识竞赛,施雪龙说,也正是为了化解矛盾。“高地村就面临很多关于征地拆迁方面的矛盾,老百姓希望求助于法律,而他们对法律又不熟悉,所以我就想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普法。”
   6.“最低生活保障”的推行有两大热点:首先是城乡一体化,使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福利待遇;但更重要的是它被定义为低收入家庭的一项权利,其推行已纳入法治轨道,政府对此不是“审批”,而是“核准”,从而真正理顺了政府和公民在贫困保障这一领域的关系。
   家住浙江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的刘桂珍老太太虽然不太搞得清楚“低保”——“最低生活保障”和她原来在街道里领的救济有什么区别,但她确实感觉到这些年她的生活标准提高了,去街道领的钱一次比一次多。
   老太太是个孤老,一辈子就守着自己的老母亲过活。早几年身子还行的时候帮人干点杂活,现在已经不能再干了,完全要靠200多元最低生活保障生活。最近她听说领这笔钱要办一些新手续,每6个月要交一次申请,她有些着急。直到街道里说像她这样的情况不会领不到钱,她才放下心来。
   2001年10月1日在中国民政的历史上也许会成为一个值得记取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浙江省一部以省长令形式施行的地方法规《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正式实行了。这部法令中明确规定,无论是居民还是村民,只要拥有浙江省户籍的家庭就可以享受“低保”。这一概念被引向了农村。
   不过,在浙江省民政官员眼里,记者们最重视的这部法规中的“城乡一体化”反而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依法实行”。
   依法实行意味着什么呢?在这部地方性法规出台以前,“低保”户都是由政府认定。比如说,一个县的民政部门,认定某个乡镇的某个村几个名额可以享受“低保”,然后再由当地民政人员具体确定具体家庭。而此后浙江省的低收入家庭,只要认为自己应该享受“低保”,他就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经核准后政府就要承担保障这个家庭生活的义务。
   7.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在第二届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揭晓的当天,央视也公布了“十年法治人物”评选结果。
   这两种评选有很多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当选的大都是身在法治工作一线的基层普通干部与群众。
   这些“小人物”,为他人、为公众的利益而不懈奔波。他们对法治的追求令人尊敬,他们对法治的信念令人感动。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蕴含在平凡中的巨大力量。
   本质上说,法治,就是无数个这样的小人物,在每一次具体事件中对公平正义的亲身实践。也正是这种由“小人物”共同构筑的精神,才是真正贴近生活的法治精神,才是我们通往法治彼岸的无穷动力。
   在现实中,法治作为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更依赖于普通公民的认可与实践。一旦脱离普通公民的行为选择与坚守,法治的价值必将逐渐消亡。
   但是,公民法治意识的真正苏醒,需要一种氛围,一种信仰,一种坚持。诚如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所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只有当法治成为越来越多的公民的孜孜追求,一言一行都开始自觉讲法、守法,法治之潮才会波涛汹涌,从而倒逼那些脱缰的公权力“循规蹈矩”,那些满嘴雷语的官员“法言法语”,那些以权压法的“咆哮哥”老老实实……
   只有这样,公平正义的阳光才会照进更多人的生命里。
   8.从今年夏天开始,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成立了由分管副检察长任团长、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宣教讲师团”。讲师团成员根据本部门办案实际,事先确定讲课内容,控申部门再以菜单形式将讲师名单与讲课内容提供给辖区内的社区和相关单位,由社区或单位自由选择讲课内容,并进行预约登记,形成检察院列“菜单”、各社区或单位“点菜”的法治宣教模式。
   海曙区建设局点了菜单一。讲师团团长、该院副检察长杨建平来到青林湾学校建设工程现场,向相关施工、物资供应及监理单位负责人了解情况,查看有关制度制定情况,共同分析预防工作重点,并结合近年来查办的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提出了10条具体建议,区建设局及相关工程单位反映很有帮助。
   天一社区点了菜单二。天一社区是一个老社区,老年人比较多,针对这一特点,8月20日晚,检察官走进了纳凉的老人们中间,特意将讲课重点放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安全问题,用通俗易懂的宁波话,以日常生活中盗窃、诈骗等多发型案件为例进行讲解,讲解防骗术和自救措施。亲切的宁波话一下拉进了与老人之间的距离,讲课也频频被老人们的一个个问题打断,检察官对老人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有位老大爷还要了检察官的手机号,他说以后有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问了,省得再受骗上当。
   爱菊艺校点的是菜单三。海曙区检察院“检察进社区青年服务流动岗”的检察官们来到艺校,开展青少年网络自护宣传咨询。“检察官叔叔,你平时也‘偷菜’吗?”“QQ聊天时那些要加我的陌生人是不是很危险啊?”“买游戏装备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才能防止被骗啊?”孩子们七嘴八舌问个不停。检察官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孩子们讲述了在平时上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向孩子们分发了网络自护小册子。该活动经媒体报道后,很多家长还来海曙区检察院索要网络自护小册子。
   杨建平介绍说,推出“点菜式”法治宣讲新模式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单位、社区“点菜”,2000余人接受法治宣传教育。该院会按照群众的需求不定期更换“菜单”,力求从形式到内容更受群众欢迎,真正发挥法治宣传的作用。
   9.为进一步整合浙江省普法网络资源,扩大各级、各类普法网站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推动“六五”普法,近日,省普法办下发通知,将建立以浙江法治在线网站为主站,各市、县(市、区)普法网站为子站的普法网站群体。
   普法网群建立后,浙江法治在线将在网站首页导航增设浙江普法网群链接,方便点击进入各地普法网站;同时,开设“普法网群信息”栏目,及时将各地普法网的重大信息在首页重要位置发布,强化各地普法信息交流。
   作为普法网群主站,浙江法治在线网站将协助指导各普法网站完善“普法信息”栏目,各普法网站有义务及时转载、发布浙江法治在线关于全省司法行政和普法依法治理重大活动、重要部署等稿件,浙江法治在线网站制作的重大专题,各普法网站也将及时发布。
   另外,为加强对全省普法网站的业务指导,省司法厅、省普法办以及各市普法办将组成浙江普法网群管理委员会,并把各单位参与和配合浙江普法网群建设情况纳入“六五”普法考核内容,省普法办将总结考核成果,推广先进经验,适时开展优秀普法网站评选。
   10.“五五”普法以来,广大干部群众在参与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实践中,逐步从被动接受普法教育转变为主动学法用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依法行政、依法维权、依法表达诉求的意识不断提升。
   从调查统计情况看,浙江省公民的基本法律知识得到相当程度的普及,达到89.02%;分别有94.81%和83.41%的群众认同“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武器”、“法律是公正的”的观点;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有76.53%的人表示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当没钱请律师打官司,有63.55%的人懂得选择申请法律援助。
   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意识和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目前,全省有1946个政府及政府部门聘请了法律顾问,政府法律顾问律师专题论证会普遍建立,从2004年起,律师随同各级党政领导下访2100余人次。有22729个行政村聘请了法律顾问,乡村法律顾问覆盖率超过了70%,不少市、县已实现了全覆盖。此项制度得到浙江省委领导的多次批示和肯定。
   “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密切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法律的指引、预测、评价等作用,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安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省政府提出的“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的全面落实,群众对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的满意率达到了83.3%,社会安全感满意度达96.4%。
结合浙江省法治建设现状,拟定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浙江省法治宣传工作”的内容纲要。
   要求:观点明确,有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浙江省法治宣传工作的纲要 根据省政府建设“法治浙江”的战略方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增强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真正发挥法治宣传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法治宣传工作作出如下要求: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具体措施: 一、根据本部门办案实际,按照群众的需求,确定讲课内容和法治宣教模式,力求从形式到内容更受群众欢迎,真正发挥法治宣传的作用。 二、进一步整合浙江省普法媒体资源,特别是网络媒体,扩大各级、各类媒体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推动法治宣传工作。强化各地普法信息交流,及时制作并发布重大法治专题。 三、加强对全省普法媒体的业务指导,组成相关普法管理委员会,并把各单位参与和配合情况纳入“六五”普法考核内容,总结考核成果,推广先进经验,适时开展优秀普法媒体评选。

解析 公文题是近年来各类公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考查方式及题目类型呈多样化趋势。本题要求考生拟定一份内容纲要,结构是考查方面,但内容为考查重点。因此考生在了解作答格式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给定材料信息及重点的提取完成内容方面的作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Jy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