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种,其目的是利用人脸信息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从原理上讲,所谓的人脸识别,就是从视频或者图片中的人脸提取相关特征,与已有数据库中的人脸特征相比较,然后计算出待测人脸的特征与数据库中哪一类人脸最相近,进而得出被测人的身份。与
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种,其目的是利用人脸信息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从原理上讲,所谓的人脸识别,就是从视频或者图片中的人脸提取相关特征,与已有数据库中的人脸特征相比较,然后计算出待测人脸的特征与数据库中哪一类人脸最相近,进而得出被测人的身份。与
admin
2019-02-01
83
问题
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种,其目的是利用人脸信息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从原理上讲,所谓的人脸识别,就是从视频或者图片中的人脸提取相关特征,与已有数据库中的人脸特征相比较,然后计算出待测人脸的特征与数据库中哪一类人脸最相近,进而得出被测人的身份。与脱氧核糖核酸(DNA)、指纹和虹膜识别等类似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有着易于采集、成本低廉、与人类自身识别习惯相符合等独特优点,因此该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人脸识别技术利用人脸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具有易于采集、识别率高的优点
B、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C、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需要相关计算机技术的辅助
D、人脸识别技术是比DNA、指纹、虹膜识别更先进的一种识别技术,前景非常广阔
答案
C
解析
A项“识别率高”从文中无法得出。B项文段说的是“可以被广泛应用”,而不是已经被广泛应用,且“各种领域”的表述也过于绝对。D项“更先进”的表述从文中无法得出。由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可看出,其运用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故本题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XGY777K
0
辽宁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发射的一颗电视广播卫星未能进入轨道”“里约奥运会中国在金牌榜屈居第二”“近日,游泳世锦赛,跳水梦之队丢金,傅园慧落后0.01秒获得银牌”“邹市明在拳王争霸赛中遗憾惨遭逆转”等消息发布后,网友纷纷留言安慰、打气,满满的正能量让人欣喜。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
“今日的对手可以成为明日的朋友”体现的哲理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中华民族一直以其强烈的责任意识享誉世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尤其需要______人们的责任意识,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______,也是时代的呼唤。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经典对于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繁荣昌盛至关重要。一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艺术性和审美化的创造,集中表现了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和道德理想,成为维系民族内部成员集体记忆的情感纽带;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创造,其中呈现的美学风格和艺术魅力也成为
水熊虫也叫水熊,是对缓步动物门生物的俗称,有记录的约有900余种,大多是世界性分布的。它们的体型极小,最小的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则有1.4毫米,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能在冷冻、水煮、风干的状态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
甲、乙、丙和丁四个依次相邻的农场分别饲养76头、82头、45头和93头牛,位置如下图所示(虚线位置为栅栏)。现由于两处栅栏损坏,有3个农场的牛混在一起。问:最多需要分辨多少头牛,就一定能将所有牛还回原本的农场?
某中学高二年级有6个理科班,共有3名生物教师任教,如果其中一名教师教3个班,一名教师教2个班,一名教师教1个班,那么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
小杨每到春季花开时,会发生花粉过敏反应,这是因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造成局部:
A市海关缉私巡逻船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其所在位置南偏东30。方向12海里处有一涉嫌走私船只,正以2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若巡逻船以28海里/时的速度追赶,在涉嫌走私船只不改变航向和航速的前提下,至少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追上?
随机试题
简述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既能敛肺降火,又能收敛止血,尤宜于咳嗽咯血者的药物是
运动神经元病包括
下列对支气管哮喘的描述正确的是
大叶性肺炎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见于病变的
A、薄层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目视比色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黄体酮中检查有关物质的方法是
《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其合同。
海关规定过境货物的过境期限为(),因特殊原因,可申请延期,经海关同意后可延期()。
保险具有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对基金经理的分析和评价通常采用定性研究方法。()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