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请根据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的内容,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
请根据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的内容,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
admin
2016-04-11
29
问题
请根据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的内容,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
选项
答案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授时历》、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②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③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 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④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 ①列表对比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探究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的不同命运。 ②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以及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L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2CO2(g)+N2(g),该反应的热效应为△H。在温度T1和T2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二高中化学《化学1》教材“硫和氮的氧化物”呈现的内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二高中化学《化学1》教材“硫和氮的氧化物”呈现的内
案例:某教师在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时,基本上按下列几步讲述:第一步,导入:刚才我们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燃烧反应,下面我们来学习甲烷的一种特殊反应——取代反应。第二步,实验: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过程,自己做了一遍实验,然后让学生大概看了一下实验结果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Br2,加入适量氯水B.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Br2,加入适量氯水B.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
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新课改提出每一个学生都要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并且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如图3:在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约5%的双氧水,然后在每支试管中滴加1~2滴1mol/L的FeCl3溶液后立即套上气球(大小相同)。等三支试管上的气球大小差不多相同时,同时置于三个烧杯中观察现象。问题:你观
随机试题
胰岛素类药物不能口服的原因是
对于葡萄胎的阴道出血,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实脾散和真武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对于阴道炎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异烟肼的抗菌作用特点是
股票投资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征,需要投资者具有()。
某生产企业2017年12月销售一栋8年前建造的办公楼,取得销售收入1200万元。该办公楼原值7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经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该办公楼的重置成本为1400万元,成新度折扣率为五成,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允许扣除的税金合计7.2万元。该生产企
点一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一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点一轴开发模式中的轴。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You’llmissthetrain______youhurryup.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