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以下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教学题目:把3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平均分给4个孩子,而且还得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得一大块和一小块.该怎样分呢?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张老师的教学过程: 老师: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够不够每人分1个苹果?

admin2018-08-23  43

问题 请结合以下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教学题目:把3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平均分给4个孩子,而且还得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得一大块和一小块.该怎样分呢?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张老师的教学过程:
    老师: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够不够每人分1个苹果?
    学生:不够,因为苹果的个数少,人的个数多。
    老师:每个小朋友得不到一整个苹果,并且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同样多,而且还得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得一大块和一小块,那到底是怎样分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显示3个同样大小的苹果画面)
    老师:先从3个苹果中拿出2个,把2个苹果每个都平均分成2份,这样就得到了4等份,每人可以先分得1大块,也就是一个苹果的1/2(多媒体演示),接着再把剩下的1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也得到4等份,每人一份,也就是一个苹果的1/4(多媒体演示),这时苹果正好全部分完。你们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一大块是多少?一小块又是多少?
    学生:一大块是1/2个苹果,一小块是1/4个苹果。
    老师: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一共是多少?应怎样求?
    学生:1/2+1/4=3/4(个),每个小朋友共分得3/4个苹果。
    王老师的教学过程:
    老师: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看似不那么简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究竟该怎么分?
    先是小组研讨,王老师巡视指导;然后,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1:先把3个苹果都平均分成2份,这样共分得6等份,每一份是一个苹果的1/2,分给4个人每人一份之后还剩2份苹果。然后把剩下的2份苹果都再平均分成2份,这样便分得4等份,每一份是一个苹果的1/4,分给4个人,每人正好分得一份,并且没有剩余。这样每人分得一大块就是1/2个苹果,一小块就是1/4个苹果,每人共得1/2+1/4=3/4(个)。
    小组2:从3个苹果中先拿出2个,把这2个苹果每个都平均分成2份,就得到了4等份,每一份就是1/2个苹果,4个小朋友正好每人分得一份。接着再把剩下的1个苹果平均分成4等份,这样又得到4等份,每一份是1/4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又正好一份。这样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大块1/2个苹果,一小块1/4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共得苹果1/2+1/4=3/4(个)。
    小组3:我们组是先想后分的。我们想,假如把这3个苹果每个都平均分成4份,这样共分得12等份,每一份是1/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正好得到这样的3份,这说明每个小朋友共分得3/4个苹果。如果把其中的2份合起来便是一大块,即1/4+1/4=1/2(个),那么另一份便是一小块,即1/4个。这样想之后再分苹果就容易了。
    小组4: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此题如果先求出每人分得多少苹果之后,再想是怎样分的就容易了。于是我们打破所求问题的先后顺序,先求第二问,后求第一问。即:每人分得3÷4=3/4(个)苹果,这个结果可看作是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得到其中的3份。每一份是一个苹果的1/4。题中所说的一大块可以看作是由2份合成的,即1/4+1/4=1/2(个)苹果,另一份便是一小块,即1/4个苹果。这样分就清楚了。
    问题:上述案例中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各有哪些特点?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选项

答案(1)案例中的张老师主要采用了谈话法。谈话法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新知识的方法。案例中的张老师通过问答及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传授知识,运用的就是这种教学方法。 特点:谈话法注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能够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影响:使用良好的谈话方法必须重视谈话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材料中的张老师在谈话过程中直接向学生展示分苹果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王老师采用了讨论法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强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获得问题的答案。 特点:讨论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影响:使用讨论法,学生必须具备一定基础,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启发引导。王老师让学生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先是小组研讨,王老师巡视指导;然后,小组汇报交流。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认识和见解,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Vy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