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课程内容标准: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如下。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课程内容标准: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如下。
admin
2021-02-12
34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课程内容标准: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如下。
一、中和反应
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呢?
实验10-8如图10-13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如下的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NaOH+HCl==NaCl+H
2
O
实际上,其他的酸与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例如:
可以发现,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化合物叫作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
材料三 教学对象是初中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常见的酸和碱以及酸、碱指示剂作用。
要求:
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教学设计 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够从酸碱角度说明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和反应的实质、定义及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及原理的理解。 ③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 ④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实验】演示“红酒变白酒,白酒变红酒”的魔术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中和反应 酸、碱之间会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教师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教师引导】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之后,视觉上没有变化,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需要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证明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怎样利用实验桌上现有的镁条、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来设计实验呢?如何才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呢? 【学生回答】 ①镁条与盐酸反应剧烈,若加入碱后反应减缓,则证明发生了反应。 ②在碱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向其中加入酸,若溶液变为无色,则证明发生了反应。 ③在碱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再向其中加入酸,若溶液变回紫色,则证明发生了反应。 (学生分组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来完成实验,观察现象总结结论) 【教师引导】请小组代表来描述实验现象以及得到的结论。 【学生回答】 小组①:镁条放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气泡产生的速率减慢,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小组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再向其中加入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使溶液不再呈碱性。 小组③: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蓝,再向其中加入盐酸,溶液由蓝色变回紫色,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均证明了酸和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那么从微观的角度如何来解释呢? 【播放视频】播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动态视频。 【教师讲授】盐酸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H
+
和Cl
-
,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Na
+
和OH
-
,通过强烈的反应,H
+
和OH
-
结合生成稳定的水。由此可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和OH
-
结合生成水,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就是NaOH+HCl==NaCl+H
2
O。 【提出问题】结合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思考氢氧化钙和盐酸、氢氧化钠和硫酸如何反应?并用方程式表示出来。 【学生回答】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方程式:Ca(OH)
2
+2HCl==CaCl
2
+2H
2
O;2NaOH+H
2
SO
4
==Na
2
SO
4
+2H
2
O 【提出问题】观察三个化学方程式,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都是酸和碱反应生成化合物和水。 【教师讲授】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化合物叫作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讲授】解释课堂开始前的“红酒变白酒,白酒变红酒”的魔术实验原理——“红酒”为加了酚酞溶液 的碱,向其中加入“神奇液体”——酸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导致“红酒”的红色褪去,变成了“白酒”。 【教师提问】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不是,有些反应也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中和反应。例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教师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布置作业:阅读教材,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a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谱例旋律出自哪部作品?()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鉴赏《百鸟朝凤》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鉴赏《荒山之夜》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溜冰圆舞曲》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3)针对
感受与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下列哪个方面不属于感受与欣赏领域的内容?()
请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
下列关于复调音乐声部独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下列选项中,对K46叙述不正确的是()。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欣赏课的学习,今天的作业也是与欣赏课有关。请大家和我一起预习和备课,同学们回到家后结合书中的插画,看看这节课能用到哪些乐器,并找找哪些物体可以和这些乐器的声音相似,下节课把它带来,看看和我拿的乐器是不是能发出相
音乐课上,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中国经典二胡曲《二泉映月》,并介绍了有关作曲家阿炳的生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在欣赏完此曲后,又紧接着聆听了外国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春》,将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了对比。这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
随机试题
世贸组织的透明度原则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等条款。
A舌下片B泡腾片C咽喉用含片D缓释、控释制剂E栓剂一般应整片或整丸吞服,严禁咀嚼击碎和分次服用的制剂是
实证闭经的主要机制是
振冲桩施工时,要保证振冲桩的质量必须控制好()。
关于摩擦性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由宏观方面的冈素引起的,可能会对整个金融系统和经济活动造成破坏和损失的金融风险是()。
因旅行社过错造成旅游者误机,旅行社应()。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
魏巍《东方》上一章里写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些花鸟都有个讲究,你看这上面是凤凰戏牡丹,这就叫‘花开富贵’。”从哲学上看,这句话中“门道”指的是()。
I’vetwicebeentocollege-admissionswars,andasIsurveythebattlefield,somethingdifferentishappening.It’sone-upmansh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