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

admin2010-10-17  40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2.1993年颁布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尽管各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直到2004年,只达到了 2.79%,与近年来我国教育总规模的迅速扩大不相适应。特别是在整个教育投入中,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县乡两级财政承担较多,而县乡财力相对薄弱,且缺乏保障,导致许多地区对农村教育“欠账”很多,农村教育的发展主要靠向农民收费集资办学。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原来学校建设整体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倾斜政策扶持形成了少数“重点学校”,后来虽然取消了重点校,但传统优势仍然存在,再加上一些地方人为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造成了目前学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引发了“择校热”。但能上重点学校的孩子毕竟有限,于是出现了高达数千元甚至几万元的择校费、赞助费。“择校热”既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又成为产生腐败的诱因。
   近年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乱收费,但一些地方和中小学校以各种名义,违反规定乱收费、高收费,一些基层政府和有关部门向学校或通过学校向学生摊派和搭车收费,这些都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此外,高校实行收费制度后,对于工薪家庭特别是农村一般家庭来说,每年数千元的学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供养一个大学生十分不易。
   3.“父母有钱有关系,就可以上重点小学和中学。”“许多穷人家孩子永远与优质教育资源无缘。”这是2009年春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对于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背离教育公平的择校竞争的又一轮抨击。多年来,有关部门一直把“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作为择校热难以根本改变的关键原因。然而这个说法无法解开如下疑团: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增加了许多,学龄人口减少了许多,供求关系宽松了许多,为什么择校却愈演愈烈呢?与此同时,学术界认为制度性原因导致了绵延不绝的择校热的观点,也在几大著名网站和街谈巷议中传播开来,并得到响应。这个制度性原因包括:重点学校制度、择校收费制度、改制学校制度、“小升初”录取及中考制度等。制度性原因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改革予以改变,前提是要搞清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状况。
   4.城市学生学英语多始于小学,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而在农村,《2008年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显示,每5所小学不足一名外语教师的县,全国还有500多个。至于高考设置的其他不公平,如特长加分、各种比赛加分等更属于城市学生的专利。
   广东农村不要说口语好的英语老师,就连口语不怎么好的英语老师也不容易找,各地讲的都是客家英语、潮汕英语。考农村学生英语口语,其实就是考当地的师资水平,而现实却是好的师资一冒尖儿就会流向珠三角。从近几年广东的高考成绩看,曾经很优秀的粤北山区如梅县已大不如前,主要原因就是师资流失。标准化考试的高考改革,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陆续在一些省份实施的,其中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因素有不少。比如课程改革,很多农村学校连必要的实验设备、电教设备都没有,课改怎样开展?再如考查综合素质,很多农村学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阅读材料和外界信息少之又少,又如何适应越来越讲究考查综合素质的高考?还有实行3+X考试,农村学校教那些“X”科目的老师数量普遍不足,根本无法指导那些选择了“X”科的学生。
   2001年开始的全国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同样存在着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因素。比如各地积极扩建的重点中学,硬件设施越来越好,教师力量越来越强。然而这样的提升并没有实现优质资源最大化,而是加大了校际间差距,形成了县城重点中学爆棚,乡镇非重点中学招不足学生的局面。而就重点中学而言,县城与城市的巨大差距也没有改变。
   根据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字,这一年全国城乡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有4030.95万人,高中毛入学率为52.7%,这意味着没有升入高中直接流入社会的初中生达到3500多万,其中基本上都是农村初中生。
   5.据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分析,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基本上对半分,理论上在校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比例也应该达到1:1。然而现实却是1:4.65,20世纪80年代的这个比例还处在1:2的位置。
   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调查表明,包括“211工程”序列在内的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的农村在校生比例从1990年的21.7%降至2000年的17.6%,北京大学的农村在校生比例从1991年的18.8%降至1999年的16.3%,北京师范大学的农村在校生比例从 1990年的28%降至2002年的22.3%……此外,一些重点大学学生处每年统计的贫困助学人数的升降曲线,也可以证实农村生源比例在逐年减少。大学连年“扩招”中新增的农村生源主要分布在哪里?课题组的另一项统计提供了答案:仅在2001年至2003年,若干非重点的地方院校中农村在校生比例就从55.4%上升到了63.3%。
   这些调查共同证实:进入重点大学与进入重点高中的竞争一样,农村学生都少有胜出的机会。说明在连年“扩招”的背景下,农村学生在大学中的比例大幅下滑了。
   6.有调查资料显示,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高校学费标准,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而我国目前人均GDP约7500元人民币,6000元的学费(含住宿费)却已占人均GDP的79.82%。大学收费如此,高中收费亦然。“家有高中生,拖得全家穷”在农村相当普遍。农村一个孩子读高中的花费相当于一个农户全年的现金收入,“高中致贫”已成“规律”。
   7.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放了一个系列纪录片《沉重的翅膀》,记录了广西都安县高三学生蓝景娜、卢良才两人的高考经历。两人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成绩十分优异,家人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蓝景娜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负债很多,卢良才的父母都是农村普通的农民,月收入不过几百元,这种现实让他们的家庭又对他们的高考抱有恐惧的心理,一旦金榜题名,意味着每年至少一万元的开销,这是他们所负担不起的。我们不得不说,这个故事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正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地方。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可能是极其开心、幸福的;但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却可能是让他们痛苦、无奈的。同样地,我们看到,当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着名车、吃着海鲜、穿着名牌时,还有一些学生就咸菜吃馒头、穿着褴褛,为每个学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争得起劲;当一些学生在县城、山区的高中校园里,起早贪黑、挑灯夜战苦读时,一些大城市的学生却悠闲地劳逸结合、享受生活;当一些高校拿着国家高额的教育经费为国外培养着一批批的“优秀”学子时,更多的高校却没有经费引进师资、修建校舍、改善环境。
   8.从2002年全社会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来看,当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从这个数字可见一斑。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教育,并将农村居民的低素质持续下去,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
   有个对比是典型写照:2003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时,称北京市的毛入学率达49%,即为平均数15%的3倍多,而云南省2002/2003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该省2002年的毛入学率仅8.64%。两个数字一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入学率相差5倍还多。以矛盾的焦点高校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这些高校的经费很大程度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回报,在招生政策上表现为向本地区倾斜,划分出很大部分的名额给当地,有些高校甚至大部分在当地招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很多高校较少的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的升学,为了考上大学,只有拼努力、毅力、体力、精力,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发展。此外,在长期倾斜性的经济政策支撑下,造成了我国较大的地区发展差异,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差异很大,而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按照收入来进行的,你要享受高等教育,你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这个费用依然在上升),这种状况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国家政策失误的后果让一部分老百姓去承担,显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我国的一个现实是消灭了剥削阶级,阶级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但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是劳动人民内部出现了分化,很多阶层分化出来。阶层除了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异外,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收入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收入差异逐渐演变为身份差异。收入越高的人,如私营企业主、民营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各种技术人才在社会中享受更高的身份;而收入越低的人,如进城务工者、个体小商贩、下岗失业人员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逐渐降低,失去了在文明进程中的话语权,沦为弱势群体。由于这些新的变化,新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应运而生,就是阶层公平缺失。这一点,人人都有切身感受,最明显地体现在合法化的择校费之类“钱学交易”和暗行、半遮半掩甚至公开的“权学交易”中。有了钱,就能进入比较好的学校就读,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踏入一条宽阔的教育和职业路径;有了权,就能通过权力的运作,让自己和后代享受优秀的教育,甚至是“名义”上的教育,从而更利于权力的扩大。
   前面主要是从教育的消费者角度来看的,从教育的供给者角度来看,也存在着严重的公平缺失,配置公平缺失。而这一点也随着2009年“两会”的召开逐渐浮出水面,并得到各方的关注。配置公平缺失最突出的表现是各高校对于有限的高等教育经费的肆无忌惮的争夺。前些年,国家出于提升高等教育整体素质,实施了“211”、“985”等一系列工程,对一些高校进行了重点扶植;近几年,又出于建设一批重点高校的需要,对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几所高校提供了大量的经费。但反观其他一些高校,它们担负着“扩招”的重任,面对着迅速发展的需要,其实他们更缺乏资金,而且他们资金的来源渠道更窄。我们不免对国家的倾斜政策提出了疑问,到底是将教育资源倾向于一些尖子生(而且这些学生很大部分都会选择出国的路),还是将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谁也不能肯定他们以后的发展如何)。
   9.“上海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我们的制度保证了每一个上海的孩子能上一所公办学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瞿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瞿钧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保证义务教育,并逐步走向免费。从上海实际来看,我们现在实行“两免一补”,就是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补贴生活费。目前每年要花1亿多元用于这方面,例如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孩子,每月可获得生活补助110元,以供他们在学校免费午餐。此外,还拿出一部分钱给那些不到低保水平但生活依然困难家庭的孩子。从上海的学生数量来看,在经历过一个高峰期之后,每个年龄段目前都呈现出递减趋势。瞿钧说,以前一个年级的学生达到25万,2004年则是15万,2005年大概只有12万,因此我们的教育资源分配是绰绰有余。于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上海目前推行了小班化教育,初中到高中的班级学生名额基本保持在42人左右,小学则是30人至35人。由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来要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免费,那么这一规定对于民办学校是否同样适用呢?瞿钧对此表示,就上海的教育资源而言,民办学校是一种补充性的资源,是由家长自主选择的,因此不会免费。但是也会有一些特例,例如目前在整个布局中,有的小区没有公办学校,也没必要去新建一座公办学校,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免费。就是对这些小区的孩子进行委托安排,培养经费由政府出资埋单。
   10.21世纪教育研究院杨东平院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理论上是禁止择校的,但现实是名校都在收高额的择校费,其中北京的知名小学比重点高中的收费还要高。由于教育行政部门长期听之任之,不加规范,使名校收费日益肆无忌惮。继2008年8月《法制日报》率先揭露北京中关村三小收取择校费过亿元校长受拘押后,2009年3月又有新华社报道广西大学附中收取择校费1600万元,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被起诉并受到法律惩处。
   11.朱清时委员在2009年春两会期间提出,所谓取消重点学校,并不是要解散它,而是指不要再把各种优质资源都往重点学校集中,其中最主要的优质资源是好的教师。新的制度设计要让好的教师流动到薄弱校、流动到农村去工作。教师不流动,教育公平是做不到的。怎样让教师流动起来?他说,欧洲和日本的一个办法就是把教师变为公务员。既然是公务员,享受国家的相关待遇,就必须承担义务,服从调动,即在城市与农村学校间5年一轮岗。
   12.2007年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周济介绍国家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等情况: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绩巨大,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方向正确,为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学子提供了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机会。过去这些年,我们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等。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能够上好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温家宝总理前几天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的时候,特别提到了穷人教育学,他说:“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同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职业教育阶段,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些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从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行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表述:“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地说,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我国高等教育从此将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将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国家助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校减免学费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体系。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将使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13.2008年3月教育部部长周济接受记者采访实录:
   近年来,我们在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的事情:一是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三是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我简单介绍一下。一是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也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二是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三是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谐校园,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已经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过去几年当中,中国政府把农村教育摆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中之重的位置。 200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在过去几年当_中,在农村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教育新增的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西部的“两基攻坚”,包括对农村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实行全面的免费义务教育,政府对农村教育实施了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所以,农村的义务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普通本科学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体系。一个是在普通本科高校初步形成以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的资助体系。同时,也建立起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困难学生资助制度,还建立 1r“绿色通道”制度,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就学的机会。地方财政体系对这个体系的建立作出巨大的努力。这样一个政策实行之后,国家财政和各个学校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的经费每年大概是500个亿,资助的学生是2000万。其中高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学生人数的20%以上,中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90%以上。这样一个政策,能够达到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同时,我们还对进城务工人员,就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我们从惠民政策方面努力保障教育的公平。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在12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g8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