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甲公司系2001年成立,并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预计能够在三年内转回。每年按净利润的10%和 5%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1)甲公司2001年12月购入生产设
甲公司系2001年成立,并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预计能够在三年内转回。每年按净利润的10%和 5%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1)甲公司2001年12月购入生产设
admin
2009-04-20
51
问题
甲公司系2001年成立,并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预计能够在三年内转回。每年按净利润的10%和 5%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1)甲公司2001年12月购入生产设备,原价为9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3年年末,甲公司对该项生产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6 000万元。2004年年末,甲公司对该项生产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6 000万元。2004年度上述生产设备生产的A产品全部对外销售;A产品年初、年末的在产品成本均为零(假定上述生产设备只用于生产A产品),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等均与税法一致。
(2)甲公司于2003年年末对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2 4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4年,净残值为零。该固定资产的原价为7 200万元,已提折旧3 60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8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但甲公司2003年年末仅计提了 30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甲公司2004年年初发现该差错并予以更正。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等均与税法一致。
(3)甲公司2001年1月购入一项专利权,实际成本为7 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与税法规定相同)。2003年年末,因市场上出现生产的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从而使得甲公司按其购入的专利生产产品的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经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3 150万元。2004年甲公司经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用新专利生产的产品不稳定而部分客户仍然喜爱用甲公司生产的产品,原估计的该项专利的可收回金额有部分转回,于2004年年末测试可收回金额为3 900万元。
(4)从2004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新产品(B产品),对生产B产品所需乙材料的成本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
乙材料2004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04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各购入乙材料750公斤、 450公斤、3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0.12万元、0.14万元、0.15万元。2004年度为生产B产品共领用乙材料900公斤(其中第一季度领用150公斤,第二季度领用300公斤,第三季度领用450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39万元,B产品于年底全部完工。但因同类产品已占领市场,且技术性更优,甲公司生产B产品全部未能出售。甲公司于2004年年底预计B产品的全部销售价格为96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产品所发生的税费为6万元。剩余乙材料决定出售,市价0.16万元,预计销售材料所发生的税费为5万元。
(5)2004年接受捐赠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发票注明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另支付运输费用5万元(扣除率7%),途中保险费用1万元。
(6)甲公司2004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8 00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75万元;转回的坏账准备157.5万元,其中7.5万元已从2003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165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抵扣的金额为90万元,支付违反税收规定的罚款180万元。
除本题所列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应计提的生产设备折旧和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对甲公司管理用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差错予以更正。
(3)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专利权的摊销额和应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4)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库存B产品和库存乙材料的年末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
(5)编制甲公司2004年度接受捐赠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6)分别计算2004年度上述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7)计算2004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的所得税,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选项
答案
(1)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应计提的生产设备折旧和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003年账面价值=9 000-9 000÷10×2=7 200(万元) 2003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 200-6 000=1 200(万元) 2004年账面价值=6 000-6 000÷8=5 250(万元) 2004年年末不考虑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的账面净值=9 000-9 000÷10×3=6 3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6 000万元,与不考虑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的账面净值6 300万元,按两者孰低确定6 000万元为冲减减值准备的基础。 2004年年末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冲减的营业外支出=6 000-5 250=750(万元) 2004年恢复累计折旧=9 000÷10-6 000÷8=150(万元)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00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50 累计折旧 150 (2)对甲公司管理用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差错予以更正。 2003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7 200-3 600=3 600(万元) 2003年可收回金额=2 400(万元) 2003年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 600-2 400=1 200(万元) 2003年应补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 200-300=90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 9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00 借:递延税款(900×33%) 297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 297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3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0.3 ——法定公益金 30.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45 (3)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专利权的摊销额和应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2003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7 500-7 500÷10×3=5 250(万元) 2003年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 250-3 150=2 100(万元) 2004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 150-3 150÷7=2 700(万元) 2004年不考虑减值准备情况下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7 500-7 500÷10×4=4 500(万元),不考虑减值准备情况下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4 500万元,与3 900万元比较,按两者孰低确定 3 900万元为比较的基础。 2004年年末应转回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 900-2 700=1 200(万元)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 200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 200 (4)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库存B产品和库存乙材料的年末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 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6-6=90(万元) B产品的生产成本=(150×0.12+300×0.14+300×0.15+150×0.14)+39=165(万元) B产品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5-90=75(万元) 剩余原材料的成本=600×0.12=72(万元) 剩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600×0.16-5=91(万元) 剩余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 (5)编制甲公司2004年度接受捐赠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100+5×93%+1) 105.6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5×7%) 17.35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117 银行存款 6 (6)分别计算2004年度上述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①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时间性差异=-750(万元) 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时间性差异=6 000÷8-12 000÷10=-150(万元) 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750-150)×33%=-297(万元) ②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时间性差异=2 400÷4-7 200÷8=-300(万元) 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300×33%=-99(万元) ③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时间性差异=-1 200(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产生的时间性差异=3 150÷7-7 500÷10=-300(万元) 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 200-300)×33%=-495(万元) ④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生的时间性差异=75(万元) 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75×33%=24.75(万元) ⑤转回坏账准备产生的时间性差异=(-157.5+7.5)=-150(万元) 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50×33%=49.5(万元) (7)计算2004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的所得税,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2004年度应交所得税=[18 000+(-750-150-300-1 200-300+75-150)-75+165-90 +180]×33%+117×33%=5 083.65+38.61=5 122.26(万元) 递延税款发生额=(-750-150-300-1 200-300+75-150)×33%=-915.75(万元) 所得税费用=5 083.65+915.75=5 999.4(万元) 借:待转资产价值 117 所得税 5 999.4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 122.26 递延税款 915.75 资本公积(117×67%) 78.39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kn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会计实务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为了()。[2007、2004年真题]
按计税依据分类,税收分为()。[2008年真题]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价值是指商品所特有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财政支出按交易的经济性质分为()。
下列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的是()。
在利润表中,对主营业务要求详细列示其收入、成本、费用,对辅营业务只要求简单列示其利润这一作法体现了( )。
人们用自己现在所获报酬与所作付出的比例与自己过去的这一比例进行的比较称为()。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
随机试题
驾驶摩托车使用制动时,先使用前轮制动,后使用后轮制动。
某药厂生产的川芎茶调散,其药物组成为川芎、羌活、白芷、荆芥、薄荷、防风、细辛、甘草,具有疏风止痛的作用。处方中属于马兜铃科,含成分的中药是
甲骑车经过乙公司在小区内的某施工场地时,由于施工场地湿滑摔倒致骨折,遂诉至法院请求赔偿。由于《民法通则》对“公共场所”没有界定,审理过程中双方对施工场地是否属于《民法通则》中的“公共场所”产生争议。法官参考《刑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法律和多个地方性法规
测绘项目有别于其他工程项目,它是针对特定的()和空间范围展开的工作。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如果林肯的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
结合我省经济工作基调。分析我省经济工作为什么要突出“加快发展”。并结合实际。谈谈采取什么措施。
下面关于采用总线结构在系统设计、生产、使用和维护方面的优越性的叙述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向已有表中添加新字段或约束的SQL语句是______。
NewProductWillSaveLivesDrinkingwaterthatlookscleanmaystillcontainbugs(虫子),whichcancauseillness.Asmallcom
Thehumanbeingshavepollutedtheenvironmentseriously.ItistimetheUnitedNationsmusttakesomemeasure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