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国际人道法中的区分对象原则(区分军事与非军事目标,区分战斗员与平民)是一项已经确立的国际习惯法原则,也体现在《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中。甲乙丙三国中,甲国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乙国不是,丙国曾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后退出该议定书。根据国际法的有
国际人道法中的区分对象原则(区分军事与非军事目标,区分战斗员与平民)是一项已经确立的国际习惯法原则,也体现在《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中。甲乙丙三国中,甲国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乙国不是,丙国曾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后退出该议定书。根据国际法的有
admin
2012-12-13
71
问题
国际人道法中的区分对象原则(区分军事与非军事目标,区分战斗员与平民)是一项已经确立的国际习惯法原则,也体现在《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中。甲乙丙三国中,甲国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乙国不是,丙国曾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后退出该议定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原理和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7年试卷一第77题)
选项
A、该原则对甲国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对乙国没有法律拘束力
B、丙国退出该议定书后,该议定书对丙国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
C、丙国退出该议定书后,该原则对丙国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
D、该原则对于甲乙丙三国都具有法律拘束力
答案
A,C
解析
国际习惯是在国际交往中反复实践并广为接受的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或制度,是国际法最古老的渊源。国际习惯具有普遍性,对所有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国际人道法中的区分对象原则是一项已经确立的国际习惯法原则,对所有的国家,无论甲国、乙国、丙国均有约束力,因此D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入选。
国际习惯被编纂进条约后,条约并不能代替国际习惯在效力上的普遍性,即非条约的缔约国虽然不受条约的约束,但是依然受国际习惯的约束,因此对乙国而言,乙国虽然不是缔约国,但依然受国际习惯法的约束;丙国退出议定书后,就不再是条约的缔约国,议定书对丙国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但国际习惯法上的人道主义区分对象原则对丙国依然适用,因此A和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应当选。
[陷阱点拨]本题要注意审题,题中所称的原则是国际习惯法,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题中所称的议定书是国际条约,仅对缔约国有法律约束力,掌握二者的区别后本题即可迎刃而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r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辩论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下列哪些人员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近亲属?
以下哪个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不需要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某甲为了发财而从毒品走私犯手中购买海洛因800克,准备贩卖牟利。为掩人耳目,某甲将毒品用特制胶囊密封起来,自己吞食600克,剩下的强迫聋哑人黄某吞食腹中,与黄某一起到A市在宾馆中将毒品排出,并分别卖给刘某、张某等人。问某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王某涉嫌盗窃所在单位扫描仪两台,王某刚开始不承认,但后来侦查人员将其双手吊在窗户上,王某无法忍受痛苦承认了宪窃事实,并供述已将扫描仪卖给黄某,同时还说他之所以拿公司的扫描仪是因为公司拖欠其奖金。侦查人员找到黄某后,黄某说扫描仪又倒卖给厂崔某。崔某起初不承认
白某认识在某国有银行支行营业厅工作的黄某和蓝某,说服二人在他们值班的白某前去营业所假装抢劫,所得款项由三人均分。黄某和蓝某表示同意。等到黄某和蓝某值班的时候,白某拿着一把发令枪冲进营业厅,用枪指着黄某和蓝某,要黄某和蓝某交出钱来。黄某和蓝某假装很害怕,将预
下面关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设立,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影响绿茶色泽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
患者女,2008年5月30日入院。26岁,农民。因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焦虑、抑郁、怀疑被人议论和被害5个月,2月前出现四肢近端阵发性发绀,腕、足、踝关节红、肿、热、痛并指端发麻,进行性出现皮肤变黑、色素沉着、双侧颜面部呈对称性皮疹,口唇色素沉着并增厚,面
男,48岁,截瘫。骶尾部有一创面,面积2cm×2.5cm,深达肌层,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创面周围有黑色坏死组织。对该创面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某资产类账户月初借方余额60000元,本月借方发生额120000元,贷方发生额150000元,则该账户月表余额为()。
鱼类食品有一定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是因为含有()。
《威尼斯商人》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任务分析
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
A、她觉得行李不多B、想让男的帮她C、不要男的帮忙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