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物质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物质
admin
2017-08-15
82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乙酸”的部分内容:
二、乙酸
乙酸俗称醋酸,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普通食醋中含有3%~5%乙酸,乙酸是烃的重要含氧衍生物。分子式为C
2
H
4
O
2
,结构简式为CH
3
COOH,乙酸的官能团为
,叫作羧基。
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117.9℃,熔点16.6℃,当温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
1.乙酸的酸性
我们已经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但它的酸性强弱如何呢?
科学探究
1.家庭中经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CaCO
3
)的暖瓶或水壶,以清除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个事实你能比较出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吗?
2.设计一个实验,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验证你上面所得的结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红葡萄酒密封储存的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过程中生成了一种有香味的酯。我们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制备酯.
实验3—4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照图3一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如图3—16所示),观察现象。
可以看到,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这种有香味的液体叫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乙酸乙酯是酯类物质中的一种。这种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一般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并加热。
酯化反应的产物是酯,一般由有机酸和醇脱水而成。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的混合物。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各种酯,用作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的香料,也可以用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
针对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2)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试说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设计教学过程。
(5)在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中,浓H
2
SO
4
是_______和______。
选项
答案
(1)该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 ②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③能够初步熟悉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的有关操作。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②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③利用实验探究、设疑引导学生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②能够通过乙酸用途等的学习,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①乙酸的酸性;②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乙酸酯化反应的实质。 (4)教学过程 [导入一设疑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乙醇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性质,知道它是酒的主要成分.那你又是否知道:为什么酒的年份越长味道就越香?厨师烧鱼时加醋并加点酒,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鲜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够知道其中的奥妙。 [新课讲授] I.展示无水乙酸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和气昧)。 Ⅱ.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Ⅲ.根据结构决定性质,带领学生通过几个小实验研究一下乙酸的化学性质。 [师]根据初中已学知识,大家说说乙酸有什么性质? [生]弱酸性。 [师]根据下列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药品:镁条、NaOH溶液、Na
2
CO
3
粉末、乙酸溶液、酚酞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一]乙酸与镁的反应 [实验二]乙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写反应的方程式引导学生得出乙酸具有酸性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的结论。 教师再次提问,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学生提出NaOH,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 [归纳]通过前面几个小实验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活泼金属、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乙酸的酸性比硫酸、盐酸等的酸性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 观看“除去水垢”漫画,说出其中的道理。 观看漫画“喝醋解酒”,引出酯化反应的实验,并做演示实验。 通过学生的观察、教师的提问与讲解、小组讨论、动画演示等方式对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现象及原因、注意事项呈现在课堂上。 教师讲解乙酸的用途。 [巩固提高]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拓展知识点。 [小结] 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 (5)催化剂;吸水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x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上课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草原的背景音乐,并用语言描绘了草原上奔腾的骏马、欢叫的牛羊、洁白的毡房的场景。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该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是()。
在大小调体系中,既属于稳定音级又属于正音级的有()级。
()是莫扎特在1791年9月完成的最后一部歌剧,其内容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一篇童话。
下列属于单乐章结构的乐曲体裁是()。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野蜂飞舞》教学任务:学习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的关系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教学过程,其中至少包括
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两个偏音,构成燕乐调式音阶。
案例:宋老师在讲授《外婆的澎湖湾》时,先是有感情地演唱了一遍《外婆的澎湖湾》,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歌声中,享受着音乐之美。“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我国哪一个地方的风景?”宋老师亲切地问道,学生们仍沉浸在歌曲的余韵中,没有反应。宋老师等了几秒钟之后,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呈现实验方案:将两株大小相同的天竺葵放在暗处2~3天后,分别放置在2个相同规格的密闭容器中,其中一容器装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容器中装等量水。放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取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
下图为记录离体神经细胞电生理装置示意图。A为刺激仪。B为记录仪,其中一个电极插入细胞内,另一电极至于细胞外并接地(令其电位为零)。C为离体的神经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当A给予有效刺激,B记录到的电位波动叫_______电位。该电位波动的形成,主要是膜
甲、乙、丙三个电解池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的大小、形状、间距均相同)。乙、丙中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若甲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g时,乙中电极上银的质量增加()。
随机试题
关于S-D序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通过增加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资金的流转,从而起到限制进口作用的措施是()
糖尿病患者检测果糖胺的目的
深部血肿及关节出血主要见于
债务融资一定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
当个体在群体中处于少数派时,个体会面临强大的群体压力,在这种情况中表现出跟随大众意见和行为的表现,这种现象被称为()。
简述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Walking—likeswimming,bicyclingandrunning—isanaerobicexercise,【C1】________buildsthecapacityforenergyoutputandphysi
DavidCameronhasnoticedthathealthandsafetyregulationsstopschoolstakingchildrenoutonfieldtrips,outdooractiviti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