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admin2010-10-17  18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当植物和动物呼吸以及有机物腐烂或燃烧时,二氧化碳又渐渐地释放到大气中去。在产业革命以前的自然环境中,从大气中吸收和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是基本平衡的。所谓温室效应,主要指人类在利用燃料、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和处置生活垃圾等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排入大气环境,形成温室,太阳辐射热可以进入温室,而地球热量不能从温室中散失,因而,使地球逐步变暖的现象。导致温室效应的这一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据科学家估算,近百年来,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25%,今后50年还要增加30%。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照这个速度增加下去,到2030年,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可增加4.5℃,而过去一万年里,地球的平均气温才增加了2℃。
   温室效应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使地面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和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将被淹没。控制地球变暖的措施包括节约矿物能源,加强绿化,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产生温室气体的来源也逐步增多,我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务还很艰巨。
   2.飓风、台风、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是自然界本来固有的现象,既不是人为因素能够导致其产生,也不是人为因素可以使之消亡的。然而,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人为因素在使某些灾害性自然现象加剧。4年前,就有专家发表文章说,飓风(台风)引发的水位上升将会把整个城市淹没。“卡特里娜”飓风加上人们在墨西哥湾过度开采石油、破坏生态,是导致这次新奥尔良被水淹的主要原因。
   3.尽管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对自然灾害加剧的程度,还需要相关科学做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以给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但是,我们已经有足够的事实和研究表明,人类过度地利用资源、排放污染,超出了自然生态的平衡点,就必然会遭到各种形式的惩罚,以至于付出最为惨重的生命的代价。“过度”和“超出”的程度与受惩罚的程度是成正比的。现有的气象灾害(如飓风、台风和龙卷风)、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地面沉降和塌陷)所造成的几近毁灭性的打击,以及多不胜数的严重事故,已经一再敲响了警钟。
   4.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水平很低、自然环境十分脆弱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特别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然而,无论是当下现状,还是发展趋势,都使我们不无忧虑地发现,目前的资源、环境状况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如果我们真正将经济发展(自变量)的坐标调整到为了生活质量(因变量)的提高,那么,环境因素在整个目标排序中就会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今后,我们宁可经济增长速度慢一点,也不能再以资源和环境的大规模利用和污染为代价。
   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次会议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心议题,深入探讨应对之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各国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
   6.山西偏关县2004年的财政收入6800万元,其中有1000万元是来自于这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而河曲县的财政收入由3000多万元,仅三年时间就直逼5亿元,成为忻州的“冒尖户”。由此可见,电石、铁合金、焦化三行业的企业对当地财政的贡献。关掉这些企业,除了企业主、国家的税收损失外,当地百姓的损失也是不容忽视的。偏关县2004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50元中的40%来源于在小企业务工、采矿、运输,而县城附近乡镇这一比例更大。在今年5月份山西省的环保关停行动中,偏关县仅存一户企业,其余16家全部关停,近2万农民工因此失业,600余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而山西河曲县、保德县的企业更多,关停后的失业人员会更多。
   7.进入2005年不久,经常被视为“弱势”部门的国家环保总局陡然发力,以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这是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一年多来,中国首次大规模对外公布违法开工项目,突显出中国政府从源头遏制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8.中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2004年,除二氧化硫外,国家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所降低,化学需氧量、烟尘、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00年降低了9%、7%、22%和39%。
   9.庞大的人口数量、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仍然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领域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人口数量、老龄化问题以及各种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油气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短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水资源危机将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未来生存;而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能耗高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依然存在。生态环境的透支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0.资源节约是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标志,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容。为贯彻落实全省经贸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完成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任务,提出我省2005年以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的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行动方案,请各地参照执行。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省建设战略任务,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发展要素制约,推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转变。
   11.目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如果不进一步采取一些新的重大举措,新世纪头10~20年我国的环境与资源形势仍将非常严峻,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更趋尖锐:城市每年新增人口将超过1000万人,城市环境压力将持续上升;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使工业污染长期保持在高位水平。从各种环境与资源问题来看,据有关部门预测,新世纪头10年城市水污染将继续加重,即使 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0%,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污水总量仍将高于2000年水平;农药、化肥和畜禽、水产养殖产生的面源污染日显突出;城市大气污染仍将相当严重;危险废物和城市垃圾产生量还将持续增加;生态恶化的范围将继续扩大;各种全球环境问题,将逐步成为严峻的国际挑战。
   12.中国生态环境最恶化的地区是贫穷的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出资源,承担生态破坏的成本,却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导致贫穷和污染交加的恶性循环。目前,这些地区还有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吨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环保设施几乎为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内不同的资源、人口、经济、环境总量来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与考核标准,让生态脆弱的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生态而非经济发展的责任。
   13.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他特别提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不要盲目鼓吹GDP而牺牲环境,但是,由于中国领导层一般以干部的政绩作为升迁的机制,而升迁的标准就是GDP,所以干部为求GDP高速增长,漠视对环境带来的伤害,即使温家宝曾经提出将环保指标加入升迁机制之中,但由于环保指标难以量化,所以干部至今仍然以高消耗来争取高增长,以达至“完美的GDP”。
   14.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作为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战略性转折,中国政府在 2004年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潘岳认为,要保证这一正确理念的贯彻,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整套可持续的制度框架来。
   实行循环经济战略、大力支持开发新能源技术也是改善环境的重要一步。潘岳说,中国将很快出台循环经济法,以确保循环经济的发展。潘岳认为,国家还应该提供法律和政治保障,支持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环保领域是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和公平的切入点,政府需要设计一套更加开放透明、更能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环保参与机制。

请以“我国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述”为题,写一篇 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选项

答案 我国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述 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环境是资源的,空气、水、土壤、矿产资源等.都是社会的自然财富和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我们可以认为,不保护环境,不保护环境资源,就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下去。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经济建设和环境之间必须协调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旦失调,必将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非常大,甚至无法计算。若使被破坏的环境得以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代价,或者根本无法复原。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后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环境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环境投入,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重点地区污染,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 在环保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仍在相当范围内存在,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大力发展以最有效利用资源的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才能保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国家还应该提供法律和政治保障,支持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08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