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

admin2013-06-20  14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成绩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作答时,不得使用本人姓名,答题中凡出现本人姓名者作违纪处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准考证号、姓名栏内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2010年12月13日,某报刊发报道《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的日子》,从一名支教大学生的视角,解读京城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文中,受访农民工子弟家长称,孩子“上公办学校很难”,“办手续要花钱,找学校要花钱”,“虽说不用交学费,可是各种杂费也不少,负担不起”。
    不少人尚未淡忘之前的一则新闻——北京市放开义务教育阶段学籍限制,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弟等非京籍学生可以享受同等入学待遇。类似政策近期在上海、杭州等地也都有实行。可现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一方面教育资源有限,难以一时间吸纳全部外来人口,一方面各项费用对一些农民工家庭仍是无法承受之重。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诞生本身就是民间力量找寻出路的表现,政策上加以扶持不难办到——降低办学门槛,改善办学条件,下拨教育经费,对接慈善机构……避免大批农民工子弟纠结于随校搬迁或不搬、留城或回乡的矛盾之中,说到底,无非就是给他们一张安稳的课桌。
    农民工子弟和城里孩子的差距,说到底折射的还是农民工群体和城里人的差距。这种差距只有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前提下才有消失的可能。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深层次的户籍制度改革必然进行。
    资料2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坚称“高考不公平”,主张“取消全国统一高考”,在云南,他率先将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由原来的一次性考改为过程考,变一张试卷评价为综合素质评价。
    “钢琴弹得好加分,那杀猪杀得好,凭什么不给加分?美国哈佛等学校的学生弹琴好的多了去了,人家都没什么加分!”2011年6月8日,北京理工大学一教授发微博称。
    高考之际,不少学生、家长以及学界人士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提出质疑。连日来,网上出现了“反对高考加分联盟”,截至目前已有数万人加入。在2010年“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将矛头直指高考加分政策。
    来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考加分政策已和择校费、大学高学费_起,成为公众心中的三大“教育不公平”问题;76.9%的人建议取消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高考政策,让高考重新“裸”起来。专家表示“一刀切”取消高考加分项目虽有因噎废食之嫌,不利于推广素质教育,但是“反对高考加分”的汹涌的民意,表达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变形走样的教育公平的焦虑。
    北京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减少,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曹景行作了如下点评。2011年北京可以报考大学的中学生总数是7万多,比2010年减少了5.3%,如果再和上年相比,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北京2011年在7万多名有报考资格的学生中,可能有近万名没有报考,当中的原因是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准备出国读书,还有一部分学生去读高等职业学校或者其他学校,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北京2011年高考的录取率超过90%,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可能使高校录取学生质量不断下降。
    纠正的办法就是调整高校的录取人数,开放在京读书外籍户口学生参加北京高考,而不是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再有就是各省市之间进行调剂,把大学录取名额调剂给其他省市,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使用。
    资料3
    近日,记者赶赴河南省项城市调查当地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发放是否到位的情况。在项城几天的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个反常的现象:该地的民办学校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最活跃的部分,其迅猛发展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公办学校的发展。适龄儿童争着上民办学校,甚至挤不进去,公办学校却是不愿去上。
    据了解,目前项城全市共有义务教育学校440所,在校学生21万多人。其中各级各类民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占到34所,在校学生4500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学生占总学生的21%,大大超过了国家大部分地区民办学校所占的比例。
    经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中,按照项城当地的规定,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农村的民办学校,每人每学期发放45元,城市是每人每学期60元,而且费用直接发放学生手中。公办学校是以每人每学期150元标准发放至学校,不直接给学生。可见公办民办小学发放的额度是人均相差3倍多。
    经费的拨款上是按总人数划拨,而在经费的发放上,项城的义务教育却有所区别,发放到学生手中的钱数因农村、城市、公办和民办而不同。为何这样?项城方面解释说,自己是省直管的县市,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自行制定政策。
    民办教育发展之路的确十分坎坷,目前的生存环境的确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方面,一些人以营利为目的,把民办教育一当成“摇钱树”,虚假宣传,违规招生,严重干扰了民办教育发展,损害了民办教育声誉。另一方面,民办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还不到位,相关政策不配套、不给力;在职称评定、社会保障、评优评先等方面,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教职员工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适龄学生人数减少、公办学校扩大招生,民办学校生源供给不足。这些,都使得民办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办学困难重重。
    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出发,为民办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考虑,政府部门应当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职责,不仅要加强监督管理,更要加大扶持力度。关键是真正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不仅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而且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
    资料4
    近日,贵州、广西、云南等西部贫困地区的校园餐桌问题陆续曝出,“顿顿黄豆蒸饭”的新闻引发舆论一片唏嘘感叹。
    之后,国内的几十家媒体和爱心人士发起“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贵州黔西县沙坝小学和河南鲁山县桐树庄小学的学生,成为“免费午餐”的样本。吃上了“免费午餐”的孩子们一片欢腾,
    但此举的长期性和保障方式,成为家长、媒体和社会共同的担忧。
    2011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日在宁夏调研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将更多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科学发展。
    刘延东来到宁夏条件最艰苦的西海固地区看望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师生,与回汉各族小朋友共庆六一儿童节,并向全国少年儿童祝贺节日。她指出,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精心组织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设计实施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校舍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开展巡回支教试点,推动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按幼儿成长规律办好学前教育。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力度,关爱留守儿童,改进薄弱学校教学条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探索办学体制机制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农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资料5
    据2010年2月12日《重庆晚报》报道,教育部表示从2010年起全面取消借读费,让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
    重庆市教委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农民工子女可以在城市任意一所学校免费就读,而应在指定学校范围内就近选择学校入学。
    从2006年起,重庆市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各区县都指定了若干所农民工子女定点接收学校,不仅不收借读费,还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提供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等。
    这一政策看似是对农民工子女就学给予了极大帮助,毕竟在过去大多数农民工的孩子根本无法在城里正常就读,但是仔细思考一下,依然可以发现新政策对教育公平绑架的现实存在,这种做法无疑有悖于教育部的改革精神,也有违教育公平的原则。
    我们都知道,由于教育投入和发展的不平衡,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少孩子因为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无法享受到较好的教育,个人命运也极有可能会因此而蒙上阴影。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到,当农民工子女因为只能到指定学校就读,而不能自由选择那些师资力量强的学校,最终结果还是得不到更好的教育,可以得到的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对改变终身命运无益。
    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我们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下一代的发展理应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帮助。曾经,我们冷漠地将农民工的孩子拒之门外,使得不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
    如今,当政策开始融解那层冰冷的薄膜时,我们更应该积极地让农民工的子女享受到与普通市民一般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只有这样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意义所在。给农民工子女就读设定范围,并在指定学校取消借读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资料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6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工作。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长,已成为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2010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相当于公共财政收入的17.6%。但要清醒地看到,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今明两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更大的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新增财力着力向教育倾斜,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要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各级政府安排支出预算时,要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对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也要按照这一要求安排教育拨款。二要进一步增加公共财政预算对教育的投入。2011年和2012年,各省(区、市)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都要明显提高。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三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四要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支持实施重大项目,切实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会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监测分析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资料7
    2010年11月8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就“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接受中央主要媒体的采访。
    目前,我国优势教育资源仍然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仍然突出,东西部不均衡、城乡不均衡、校与校之间不均衡。
    张泉灵:现在集中反映的问题,大家都在讨论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教育公平的问题,我相信您2009年一上任的时候,当时这个矛盾非常突出。
    袁贵仁:这个是目前社会关注的,我觉得教育部应该负有重要的指导、设计、推进的责任。第一,以发展促公平。如果机会太少了,很难公平,现在我们是加大了教育资源的扩充。第二,资源配置促公平,东西部有差距,城乡有差距,这几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使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能够得到发展。第三,以资助体系来促公平,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资助体系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保证每一个儿童少年不因为家庭困难不能入学。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以规章法规来促公平。整个来说,我认为到“十一五”,我国的教育公平政策是完整的,体系是完整的,思路是完整的,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张泉灵:大家可能谈起高校的时候,普遍有的批评,第一就是,咱们的高校越办越像,办得没有特色,另外,高校的毕业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缺乏创造的能力。那么在这一点上,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努力用什么样的政策去调整,未来还会做什么?
    袁贵仁:高等教育,我们想提高质量,办成特色,一定要通过改革创新才行。我们过去太单一,太死板,太狭窄,用一个尺子选人只能是一批人,用多个尺子就可能多批人才出现,学校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鼓励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还有管理模式的改变。
    张泉灵:我们特别说说职业教育。因为其实对于中国来说,这样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有技术的工人是特别特别需要的,而且这几年从招工情况来说,这批人很紧缺,因此我们说职业教育一直是教育的薄弱环节,从社会的理念,从整个方面的投入来说,在过去五年这方面有变化吗?
    袁贵仁:“十一五”期间标志性的成果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变化。最大的一个成果就是规模上,规模大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和国家普通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占了半壁江山,招生的规模大体相当。规模之所以扩大,不是自发形成的,是中央采取了重大的政策,比如说中职补助、资助。还有我们突出了就业导向,就是说你梳理教育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能够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扩大就业率。所以,这几年国家花了几百亿来加强职业学校的建设,包括实训基地。学校的基础能力进一步加强,以满足学生们的就业创业的需要。
    解说词:“十一五”期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规模都取得了突破,已经基本满足社会的总需求。但是,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也明确指出,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纲要》的发布,中国教育改革迎来了又一个关键的转折时刻。从《纲要》中,人们看到了中央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看到了教育理念的突破和转变,但是,教育改革的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亟须解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资料8
    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教育工作经验,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动员全党全社会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性任务。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近年来,我国在保障教育机会公平方面迈出重大步伐,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推动教育公平不断迈上新台阶。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要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完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
    促进教育公平,要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要实施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推进教育公平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要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发展促公平,以改革促公平,以政策支持促公平,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资料7中“用一个尺子选人只能是一批人,用多个尺子就可能多批人才出现”,请结合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越办越像,没有特色,高校毕业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缺乏创造的能力的现状,提出对于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成特色,就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消除过去单一、死板、狭窄的教育模式,采取多面、民主、科学的教育体制,鼓励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还有管理模式的改变。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新特点,培养高校的毕业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成就人才的百花齐放。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yy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