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奥运会,论述广告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不足。(四川大学,2009年)
结合奥运会,论述广告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不足。(四川大学,2009年)
admin
2014-12-25
79
问题
结合奥运会,论述广告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不足。(四川大学,2009年)
选项
答案
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国际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国际社会的民众对一个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国际社会的民众对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国家的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综合国力、政治局势、国际关系、领袖风范、公民素质、社会文明等,每一项要素在一定情况下反映或代表国家的整体形象,任何一个方面不完善,都将对国家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元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文化传播媒介,在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有着5000年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京剧、武术等具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借助奥运这个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情感表达和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我们通过广告这种直观、简单的传播方式有效地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的奥运精神与文化相结合,借助北京奥运传播了中国文化。通过广告这一形式的宣传,我们构建了一个历史悠久、和平崛起、和谐发展的国家形象,让其他民族、国家的受众认同、接受、进而喜欢我国的民族文化。 另一方面,由于广告在媒体选择方面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广告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覆盖面小,影响范围小,即受众并不会关注所有类型的媒体,他们只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媒体。然而,同一则广告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媒体类型,这样就很容易流失掉一部分受众。此外,有些中国特色文化不适宜用广告的形式来传递,广告无法传递出这些文化中所具有的内涵,即无法让这些文化成为一种品牌广告、特色广告。 可见,广告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和其他的传播形式,如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公关等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而传播国家形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s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中,与“行政”的内部构造相同的是()。(四川大学2014)
“房间”的构词方式属于()。(江西师范大学2014)
分析说明名词“山、水、鸟儿、人家、书”等跟名词“朋友、青年、老师、同志”等在语法特点上的不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成语“身外之物”和“火中取栗”的结构属于()。(山东大学2016)
“陈述/疑问/祈使”属于()范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复句分为__________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种。(北京语言大学2016)
舌尖前、塞擦音、清、不送气辅音是(北京师范大学2016)
___________是p不同于b的区别特征。(北京师范大学2016)
轻声音节不仅可以区别词义,还有区别___________的作用。(北京大学2016)
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中押韵时常使用的韵辙共有___________个。(北京大学2016)
随机试题
A.注射加压素后,尿量不减少,尿比重不增加B.注射加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C.禁水后,尿比重大于1.015,而小于1.020,尿渗透压超过血浆渗透压,但与正常相比不足D.禁水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E.多尿、多饮,血糖升高
柯氏位摄影,中心线与听眦线夹角是
短效口服避孕药含
男,32岁。皮肤反复出现紫癜2周,加重并出现恶心、腹痛1天。查体:四肢皮肤散在紫癜,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患者目前不需要的治疗药物是
A.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B.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C.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辅助传染病防治工作D.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E.主
下列各项中,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标准应是()。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被称之为“书圣”的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其代表作《兰亭序》的书体是( )。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弃风弃光问题,不仅______资源浪费,而且影响着风电、光电产业的长远发展,解决弃风弃光问题________。风电、光电发展与现行电力体制不匹配、技术不成熟、跨区域消纳风电和光电的难度大、需求侧尚未形成大规模消纳风电和光电的能
Thescienceofmeteorologyisconcernedwiththestudyofthestructure,state,andbehavioroftheatmosphere.Thesubjectma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