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材料二:教科书的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材料二:教科书的
admin
2017-05-22
53
问题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观察与思考
如图2-13所示,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汽水中),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实验现象。
通常情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时就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通常是在加压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溶解在饮料中。
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少,溶解在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外逸,并与水作用生成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物质——碳酸。碳酸是溶解于水的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
二氧化碳+水→碳酸
CO
2
H
2
O H
2
CO
3
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稍加热就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选出,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
碳酸
二氧化碳+水
H
2
CO
3
CO
2
H
2
O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像这样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也是化合反应(combination reaction)。碳酸受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像这样的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decomposition reaction)。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等物质的反应也是分解反应。化合物反应和分解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问题: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选项
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两瓶饮料:一瓶普通饮料,一瓶碳酸饮料。打开两瓶饮料。 观察现象并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学生回答:普通饮料打开没有现象,碳酸饮料打开瓶盖瞬间汽水会喷出来。碳酸饮料里面有二氧化碳,打开瓶盖,二氧化碳带着饮料喷出来。 教师总结:碳酸饮料里面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 ①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实验操作】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教师总结补充】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瓶内压强降低,CO
2
溶解度降低,所以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②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再加热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现象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现象2:溶液又变紫。 【实验分析】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CO
2
+H
2
O==H
2
CO
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
2
CO
3
=CO
2
+H
2
O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 环节三:巩固提高 ③反应类型 教师引导:观察以上两个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 CO
2
+H
2
O=H
2
CO
3
有两个反应物、一个生成物。 H
2
CO
3
=CO
2
+H
2
O有一个反应物、两个生成物。 教师总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水的反应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作业:思考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W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分析调式调性。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设计教学。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祖国大地美如花冠》要求:附谱例:针对上题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图6中的乐器在图7交响乐团座位示意图中的位置是()
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创作了下面谱例的手势节奏,这采用的哪一位音乐教育家的教学法?()
“在学唱舒伯特《摇篮曲》时,老师指导学生用“m”哼唱歌曲,并提示注意气息”,其教学目的是()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一堂音乐课上,当全体同学随着《青春舞曲》欢快的旋律跟唱时,忽然从教室的角落里发出一句不和谐的声音,全班哄堂大笑。原来是班上一个经常爱捣乱的男孩发出的声音。这个男孩平常喜欢拿着手机在走廊里播放音乐并放声大唱,个人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
案例:宋老师在讲授《外婆的澎湖湾》时,先是有感情地演唱了一遍《外婆的澎湖湾》,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歌声中,享受着音乐之美。“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我国哪一个地方的风景?”宋老师亲切地问道,学生们仍沉浸在歌曲的余韵中,没有反应。宋老师等了几秒钟之后,
图5是某同学绘制的一个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双胞胎)。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足()。
离堆山,又称“曲流环绕岛”,指被废弃的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堆山,它曾是深切河曲未裁弯前的凸岸陆地。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大体体现了离堆山形成的不同阶段。下列排序符合离堆山发育过程的是()。
随机试题
男,70岁,2型糖尿病,长期疏于治疗,所以先后出现以下五种并发症,问哪些不是糖尿病所特有的
发生1例死亡的概率为至少发生1例死亡的概率为
A.电离辐射B.紫外线C.超声波D.洗手E.碘类消毒上述各项,属高效消毒法的是
A.肾炎四味片B.八珍合剂C.排石颗粒D.癃闭舒胶囊E.五苓散能够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是()。
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包括()。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毛泽东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工作中“及”与“不及”的关键在于( )
一个完整的程序必须完成3个层次的过程,它们分别是编码、测试和【】。
SRAM指的是(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