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者男,25岁,3日前左耳掌击伤后出现血性耳漏,伴耳鸣及听力下降,以纸巾自行填塞左外耳道后未作其他特殊处理,1日前突发高热,最高39.2℃,伴畏寒、倦怠、寒战,体检外耳道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鼓膜边缘型穿孔,充血严重,影像学检查未见颅脑损伤,临床诊断为急性化
患者男,25岁,3日前左耳掌击伤后出现血性耳漏,伴耳鸣及听力下降,以纸巾自行填塞左外耳道后未作其他特殊处理,1日前突发高热,最高39.2℃,伴畏寒、倦怠、寒战,体检外耳道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鼓膜边缘型穿孔,充血严重,影像学检查未见颅脑损伤,临床诊断为急性化
admin
2017-01-06
42
问题
患者男,25岁,3日前左耳掌击伤后出现血性耳漏,伴耳鸣及听力下降,以纸巾自行填塞左外耳道后未作其他特殊处理,1日前突发高热,最高39.2℃,伴畏寒、倦怠、寒战,体检外耳道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鼓膜边缘型穿孔,充血严重,影像学检查未见颅脑损伤,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此时对该患者的处理应为
选项
A、局部和全身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B、40Hz相关电位测试
C、电子耳镜检查
D、ABR
E、仅局部应用抗生素滴耳剂
答案
A
解析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畅引流、去病因。全身治疗中应尽早使用足量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以防发生并发症或转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应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参照其结果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并在症状消失后继续治疗数日方可停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dBk777K
0
专业知识
耳鼻咽喉科学(336)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A.放射治疗B.乳突凿开术C.颈淋巴结清扫术D.颞骨次全切除术或颞骨全切除术E.化疗适用于早期外耳道癌的治疗方式是
患者女,63岁。因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入院,伴消瘦,近两个月来常有低热,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纤维结肠镜见升结肠处新生物,活检病理报
患者女,55岁。气急、干咳2周,有高血压病史5年,有长期吸烟史。体检:气管居中,心律齐,120次/分,A2>P2,右胸叩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肝肋下3cm,X线胸片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血CEA180ng/ml,心电图是电轴左偏,左室高电压。患者进行化疗
患者男,51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时胸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支纤镜检阴性。为明确诊断,做下列检查把握性最大的是
A.普瑞巴林B.阿米替林C.对乙酰氨基酚D.曲马朵E.可待因在癌痛治疗中用于神经损伤所致的撕裂痛、放电样疼痛及烧灼痛的是
患者男,60岁。因“声音嘶哑半个月余伴咽痛”就诊,查体发现颈部可及2cm×4cm大小肿大淋巴结,颈部MRI提示:①右侧梨状窝新生物,侵及右侧声带,环状软骨部分受侵;②双侧颈部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径<6cm。下列检查对进一步确诊意义最大的是
A.EBVB.HTLV-1C.HHV-8D.幽门螺杆菌E.衣原体与眼附属器淋巴瘤有关
患者女,12岁。急起发热,伴明显头痛、抽搐、意识不清1天为主诉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9.8℃,心率122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90/60mmHg。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模糊,颈部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5.1×109/L,中性粒
患者,男性,24岁,未婚。冠状沟浅溃疡一周,无不适主诉,发病前有不洁性交史。体检:冠状沟2cm×2cm大小浅溃疡,基地软骨样硬度,表面红润,尿道口少许稀薄浑浊液体。病程中未自主治疗。血STD检查RPR(-),TPPA(-),HlV(-)。分泌物检查结果待报
随机试题
长期股权投资
某患者3周前突然发热,T39℃,按肺炎治疗未愈,一周前开始咳大量脓臭痰,痰培养为脆弱类杆菌,胸片示右上肺大片致密影及大空洞,不可选用的抗生素是
鞭毛的主要作用是
对动物实验麻醉过程中,动物肌肉呈木僵样的是()。
下列关于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分支机构对外承担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下列()是对该批变质货物的正确处置方式。本题中的加工企业应向()办理加工贸易合同登记备案。
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招标。
对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的特点,表述不对的一项是()。
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还局限在舆论范围。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舆论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随之有所提高,对政府部门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这是不够的,可以看到,尽管公众能够通过各种媒体对一些事务形成舆论,但问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