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聚落与环境”的部分内容。 聚落与环境
阅读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聚落与环境”的部分内容。 聚落与环境
admin
2019-10-28
85
问题
阅读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聚落与环境”的部分内容。
聚落与环境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
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图4.12 )。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图4.13中列出了一些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图4.14),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图4.15)。
——摘自某版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
要求:
依据教学重、难点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要点: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世界各地不同城市和乡村的景观照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景观的特点及他们对图示地区的了解。由此导入新课:人们的这些聚居地——城市和乡村,统称聚落;下面我们学习聚落与环境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①比较分析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教师分别展示几幅城市和乡村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图片中哪些是城市,哪些是乡村。 学生观察完图片后,填写下列表格: [*] 教师设问: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如果先有乡村,它是怎样演变成城市的? 学生分组讨论城市的发展过程,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乡村人口不断增多,居民点不断扩大而变成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较多的楼房,最终发展为城市。 ②探究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讲解:早期人类的生产能力和建筑水平比较低,因此,他们多居住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今天,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仍然是世界上聚落密集的地区,形成了较多的大城市。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省省会——武汉为例,武汉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呢? 教师展示武汉发展因素示意图。(图略)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之后师生共同总结:由此可见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形成较大的城市。 教师讲解:聚落在长期发展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聚落景观和建筑风格。我们通过下面不同环境下各区域的图片,探究聚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展示四幅不同风格民居的图片。(图略) 针对图片,教师提问:环境是怎样影响不同民居的风格的?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并分析讲解每一种环境与该环境下民居风格的关系。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它们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请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纷纷联系实际生活,发散思维,讨论交流。 环节三:课堂练习、小结与作业 ①教师将备课时根据本课教学内容设计的练习题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部分试题进行作答。 ②师生共同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 ③布置作业:搜索资料,分析环境除了影响聚落的形成、分布、建筑和形态外,还会对聚落产生哪些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5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化学学科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在化学学习中,学习者会在心理上形成特有的“三重表征”形式。下列哪项不属于“三重表征”?()
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一种重要的有机试剂M。核磁共振光谱发现M分子中的氢原子没有差别,红外光谱发现M分子里存在羰基,且M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M极易与水反应重新变为乙酸,则M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右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两种元素的原子,请判断原子之间为极性键,而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是()。
案例:在一节“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某老师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先是老师提出学习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关系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以下是有关学习情境。镜头1:甲组组长不让其他同学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MichaelFaradav,1791—1867)首先发现的。19世纪初,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城市的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从生产煤气的原料中制备出煤气之后.剩下一种油状的液体却长期无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最早发现并提纯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结构式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TCL的企业文化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1年。经过20年的发展,TCL集团现已形成了以王牌彩电为代表的家电、通讯、信息、电工四大产品系列。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12年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
FromMondayuntilFridaymostpeoplearebusy【21】,butintheeveningsandonweekendstheyarefreeandenjoythemselves.Some
有关细菌性痢疾错误的是()。
某大桥为三孔一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孔径布置为25m+32m+25m,采用就地浇筑方法施工,CKC门式钢支架,使用组合钢模板。施工单位充分考虑了施工预拱度的因素,并对地基进行了处理,对支架施加了预压。结合本题内容,回答下列桥梁施工质量监控的
消费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增加了市场需求中的不确定因素,库存控制也随之成为企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某学校决定举行篮球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篮球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体育教师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篮球比赛的冠军,老师祝
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体现的是()
下列有关“快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关于“传递快感的关键物质更有可能为类鸦片物质”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Whattypeofsentenceis"Thequestionofwhetherwarisinevitableisonewhichhasconcernedmanygreatwriter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