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说明形成深度知觉的线索。
说明形成深度知觉的线索。
admin
2018-12-27
70
问题
说明形成深度知觉的线索。
选项
答案
(1)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视网膜虽然是一个两维的平面,但人不仅能感知平面的物体,而且还能产生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的知觉,这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的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运动透视、明暗和阴影以及相对大小等客观线索。 (2)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①对象的重叠: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的物体知觉的远些。 ②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的现象。 ③空气透视: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 ④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视野中相对位置高的物体显得远些。 ⑤纹理梯度:视野中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对象密度大,近处对象密度小。 ⑥运动视差:当观察者和周围物体相对运动时,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的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看上去移动的慢,方向相同。 ⑦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运动,近处物体移动速度大,远处物体移动速度小。 ⑧明暗和阴影:阴影反映了相对光源的位置,由此产生的物体各部分明暗差异,成为深度知觉的线索。 ⑨相对大小: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 (3)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当人们注视一个平面物体时,它的每一点都落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视像相互吻合,这时知觉到一个平面物体。但当人们看到一个立体物体时,两眼的视像不完全落在视网膜对应的部位,表现为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这样立体物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就是双眼视差。一般而言,物体离观察者近,双眼视差大,离观察者远,双眼视差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ok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计算机A的时钟频率为800MHz,假定某程序在计算机A上运行时间需要12s。现在硬件设计人员想设计计算机B,希望该程序在B上的运行时间能缩短为8s,使用新技术后可使B的时钟频率大幅度提高,但在B上运行该程序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为在A上的1.5倍。那么,机
在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应怎样处理这些情况?
已知单链表L是一个递增有序表,试写一高效算法,删除表中值大于min且小于max的结点(若表中有这样的结点),同时释放被删结点的空间,这里min和max是两个给定的参数。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页面置换算法()可能会产生Belady异常现象。
下面是一位14岁男生的日记摘抄,试分析日记内容反映的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点。 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 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
研究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是
“大五”人格结构模型中的五个因素是外倾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和
阐述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并分别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随机试题
国外公务员任用的形式主要有()
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的因素有
以下关于全冠取印模前排龈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对人工肛门病人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下列选项中哪些人属于在我国不具有选举权的情况?
【2003年第61题,2005年第70题】受力预埋件的锚筋严禁采用以下哪种钢筋?
某种新材料的年需求量为4000吨,单价为16000元/吨,单次订货费用为800元,每吨年保管费率为1%,该种原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为()。
A、 B、 C、 D、 C
TheRepublicanpresidentialcandidateRickSantorumrecentlysetoffadebatewhenheattackedAmerica’scollegesas"indoctrina
Whenitcomestotheslowingeconomy,EllenSperoisn’tbitinghernailsjustyet.Butthe47-year-oldmanicuristisn’tcutt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