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的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大家说说你们平时游览山川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纷纷积极回答) 生:游览山川纯粹就是为了赏风景呗,晨起登山看日出,傍晚登山等日落,感觉可以一览众山小,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生:距离我
阅读《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的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大家说说你们平时游览山川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纷纷积极回答) 生:游览山川纯粹就是为了赏风景呗,晨起登山看日出,傍晚登山等日落,感觉可以一览众山小,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生:距离我
admin
2019-07-09
53
问题
阅读《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的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大家说说你们平时游览山川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纷纷积极回答)
生:游览山川纯粹就是为了赏风景呗,晨起登山看日出,傍晚登山等日落,感觉可以一览众山小,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生:距离我家五六公里就有一座山,我经常和爸妈一起去爬山,慢下来细细欣赏风景的时候不多,主要是为了强健身体,呼吸一下山上的新鲜空气。
师:老师知道了,大家游山的目的无非是欣赏风景和强健身体。游览山川不仅是对人体力的考验,也是对人意志力的考验。王安石游览褒禅山有着自己深刻的体悟,作者从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总结出了发人深思的教训,阐发了人生哲理,表明了治学态度。你们能从文中找到体现该人生哲理的句子吗?
生:“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师:同学们找得都很正确,这些词句都不是纯客观描绘山水,它们都富含深意。作者在刻画奇景的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游山探奇的感受中,使自然之景与人生之理巧妙地熔于一炉。作者对游山的理性思考使得该文与其他游记有显著不同,熠熠生辉,所谓“深人无浅语”正是体现在此。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体悟吗?让我们看一下王安石的生平经历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投影王安石简介、生平经历及后世评价,老师对照投影阅读重点内容)
投影:王安石(102l一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王安石才华横溢,少年得志。此后多年任地方官,寻求改革之道,探求治国良策,同时也体会到改革之艰难。1054年,王安石辞官回家探亲,途经褒禅山。同年7月,他以追忆形式写下《游褒禅山记》。次年复出任职。1069年开始变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其推行的变法遭到反对。后来两次被罢免。1085年新法被废弃。1086年王安石与世长辞。
师:王安石,政治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提倡“务在有补于世”,本文也是政治家借游记抒发自己的“别样情怀”。同学们能不能在文本中找到四年之后开始走上改革之路的政治家的影子?(目光投向学生)
生:王安石的变法历程和仕途较为艰辛,就像本文游记所记叙的那样,“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生:我觉得这篇游记只是王安石单纯的感想而已,他那时候还没变法呢,你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古人已经无法查证的观点上。
生:我也觉得是这样的,可能王安石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未想这么多,但是在后来的改革中,他的态度和思想倒是和这篇文章的哲理如出一辙。
师:怎样的态度和思想呢?
生:在游览褒禅山时,我发现,作者提出不要人云亦云,要“深思而慎取”。
生:确实,我也查到了有些观点是前后相关的,老师不是让我们课后查资料了么,我查到王安石有“三不足”观点,“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些观点在这篇文章中是有体现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观点论据充足,看来大家都做足了功课啊(师笑)。王安石游览褒禅山与后来变法的失败,在某些方面都体现了其人生的一种态度和思想,“有志”“有余力”,“深思而慎取”,更重要的是要有“物”,借助外物抵达山洞最深处,借助外力或者其他人支持取得改革成功。可惜,支持者寡,反对者多,最终在种种原因影响之下,变法只能像未及褒禅山山洞最深处一样遗憾收场。他的失败在这篇课文中不幸被言中。
问题:
所谓“深人无浅语”,请结合案例,说明教师是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该观点的。
选项
答案
题干中的教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深人无浅语”这一观点。 ①巧妙设置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形成在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关系。上述教学实录片段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体验过的登山经历导入教学,逐步深层启发,引导学生探寻体现作者游山的深刻体悟的词句,随后适时地给予点拨,分析作者这种体悟与其生平经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理解了“深人无浅语”这一观点在王安石游记中的体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王安石以及从多角度解读《游褒禅山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②教师尊重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以及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上述教学实录片段中,教师并没有直接说出“深人无浅语”,没有直接指出王安石游褒禅山的感悟如何有深意和哲理性,而是先启发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进行思考,在对比中体悟作者深意;在对作者生平进行讲解后,教师让同学对作者政治生涯与游褒禅山的体悟各抒己见,鼓励同学们发表不同见解,进一步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思想。 ③教师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并引入补充性资料,拓展了学生思维,又通过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史实和资料查证,深刻理解“深人无浅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y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什么是形成性评价?为什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设计任务:请参考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12What’sthebestradiostation?一课SECTIONB部分的语言素材,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学生概况:本班为中等城市普通学校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班级人数为40人。多数学生
以下片段选自某课堂实录,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学片段:T: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吗?你可以用英语来问问。S:Doyoulikeyellow/apples/cats?T:Yes,Ido.Ialsolikemany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教学一篇有关职业的课文前的活动片段。(上课铃响,教师先让学生听一首英文歌曲,然后进行下列活动)T:Howdoyoulikethissong?Doyouknowthenameofthissong?S1:S
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素材,设计一个15分钟的口语教学活动,教案没有固定格式,但要包括以下几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ps
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一节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方案。该方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
在对待学生问答时,教师应如何给予评价和鼓励?列举两种教师的评价用语。
下面是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一堂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部分。TeachingProcedures:Step1AnalyzethetaskAskstudentstoanalyzetherequirementsoftheexercise
下面是某英语教师在写作课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Tellstudentswewouldwriteanarticleforourfavoritesports,andthetopicisaboutsports.
简述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的含义(4分),列举两种形成性评价的方法或手段(8分),并提出实施中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8分)。
随机试题
试述建设工程合同的无效及处理。
依据《城乡规划法》关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区改建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乙、丁双方签订购销合同,乙欠丁货款1000万元,丁要求乙为该项货款提供权利质押,乙可以用自己拥有的下列()作为质权标的担保。
法律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这个时代有两个看似彼此矛盾的趋向:一方面,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获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人们能对各种传言作出更清醒的理性判断;但另一方面,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技术进步也使谣言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往往来不及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假。虽然人们总是假定,只要不断提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左侧图形规律的一项:
我国明确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的是()(2012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27题)
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作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还表现为
Togetasenseofhowwomenhaveprogressedinscience,takeaquicktourofthephysicsdepartmentattheUniversityofCalifor
IdentitytheftA)Identitytheftandidentityfraudaretermsusedtorefertoalltypesofcrimeinwhichsomeonewrongfullyob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