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A、B两地相距22.4千米。有一支游行队伍从A出发,匀速前往B;当游行队伍队尾离开A时,甲、乙二人同时从A、B出发。乙向A步行;甲骑车先追向队首,追上队头后又立即骑向队尾,到达队尾后再立即骑向队首……当甲第5次追上队头时恰与乙相遇在距B地5.6千米处:当甲
A、B两地相距22.4千米。有一支游行队伍从A出发,匀速前往B;当游行队伍队尾离开A时,甲、乙二人同时从A、B出发。乙向A步行;甲骑车先追向队首,追上队头后又立即骑向队尾,到达队尾后再立即骑向队首……当甲第5次追上队头时恰与乙相遇在距B地5.6千米处:当甲
admin
2016-07-20
53
问题
A、B两地相距22.4千米。有一支游行队伍从A出发,匀速前往B;当游行队伍队尾离开A时,甲、乙二人同时从A、B出发。乙向A步行;甲骑车先追向队首,追上队头后又立即骑向队尾,到达队尾后再立即骑向队首……当甲第5次追上队头时恰与乙相遇在距B地5.6千米处:当甲第7次追上队首时,甲恰好第一次到达B地,那么此时乙距离A地还有多少千米?
选项
A、12.8
B、13.2
C、14.4
D、16
答案
C
解析
设甲从队尾追到队首走x千米,从队首到队尾走Y千米,则
则甲走了7x+6y=56千米的路程后,乙走了56÷7=8千米,距离A地22.4—8=14.4千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Ci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时问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内部信息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包含时间知觉信息的是()。
某工程流水线有甲、乙、丙三道工序.为保证甲工序进程优先.开始安排的工人数甲是乙的2倍.一周后发现乙工序有滞后倾向.于是从甲工序抽调10名工人到乙工序.从丙工序抽调3名工人到乙工序。这样乙工序的工人数就为甲工序的2倍.则最初甲工序安排了()名工人。
甲、乙两人各有一堆苹果,如果甲拿12个给乙,那么两人的苹果数就一样多;如果乙拿12个给甲,那么甲的苹果数就是乙的2倍。则甲、乙共有()个苹果。
微博营销是指以微博为营销平台,每个关注者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微博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信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微博营销的特点是立体化、高速度、便捷性和广泛性。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微博营销的是()。
2014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26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399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129项“863”计划课题。截至年底,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
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隐去真实姓名而署的别名。下列作者的笔名与原名对应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12亿元,增长4.9%;进口120423亿元,下降0.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3489亿元,比上年增加7395亿元。不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某公司有员工100名,为调查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现状,该公司计划从这100名员工中抽取20名员工进行调查,100名员工中有y名年龄超过45岁,x名年龄不满35岁,员工年龄在36到44岁的有25名,为了使调查更科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y名员工
甲、乙两个圆柱体容器,底面积比为5:3,甲容器水深20厘米,乙容器水深10厘米。再往两个容器中注入同样多的水,使得两个容器中的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多少厘米?
随机试题
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其中()。
对于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在签发《工程变更单》之前,应就工程变更引起的工期改变和费用增减( )。
高速公路的路面基层宜选用下列的()。
下列项目管理中,属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是()。
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是()。
以下关于我国公安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一辆汽车从A地开到B地需要一个小时,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75公里,比去时节约了20分钟,问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美国的医院以前主要依靠从付款的病人那里取得的收入来弥补未付款治疗的损失。几乎所有付款的病人现在都依靠政府或私人的医疗保险来支付医院的账单。最近,保险公司一直把他们为投保病人的治疗所进行的支付限制在等于或低于真实费用的水平。以上信息最能支持下面哪个
甲酒后驾驶汽车将丙撞倒,同乘一车的乙下车察看,发现丙的伤势严重。为了逃避责任,乙指使甲下车,二人共同将丙拖到草丛中藏匿,致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此案,()。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