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张某在公交车上用小刀划开乘客李某的手提袋,窃得手机一部(价值2000元)。在本案中,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
张某在公交车上用小刀划开乘客李某的手提袋,窃得手机一部(价值2000元)。在本案中,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
admin
2013-03-31
45
问题
张某在公交车上用小刀划开乘客李某的手提袋,窃得手机一部(价值2000元)。在本案中,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
选项
A、张某使用小刀划开李某的手提袋
B、被盗手机的价值
C、张某犯罪后将变卖手机所得款项返还给李某
D、2000元是否达到法律对盗窃罪数额的要求
答案
1,2,4
解析
《刑诉法解释》第52条规定: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1)被告人的身份;(2)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3)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4)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5)实施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6)被告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7)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无法定或者酌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8),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本题中,选项A是被告人实施盗窃的手段,对应上述规定的第5项;B项被盗手机的价值,决定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对应着第7项;C项是被告犯罪后的表现,对应第?、 8两项,均属于法律规定的证明对象的范围。D项属于法官职权范围内应当知晓的事实,对于此种免证事实在刑事诉讼中不需要证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D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表达这一点?()
关于当代中国法现代化,下列哪一个选项对此的表达是错误的?()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后来,各国的资本主义立法据此都确认了下列哪一原则?()
下列哪一选项不是立法解释的形式?()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述对期间计算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甲是一个以打猎为生的猎户,一天,甲在一片人迹罕至的森林里狩猎,看到前方不远处草丛中风吹草动,有个白色的影子闪了一下,他以为是只野兔,便开枪射击。结果上前看时,发现是一白头发的老头被打死了,原来这个白头发的老头在这里采药。请问甲的行为是:()。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该市规划局申请,对红达公司的某处建筑实施了强制拆除。后该市规划局的此项决定被确认为违法。本题中的赔偿义务机关为()。
甲男(15岁)和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代,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发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
章某带邻居家4岁小男孩出去玩,结果在河边玩耍时,小男孩不慎失足掉进深水。由于周围没有其他人,但是章某自己又不会游泳,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小男孩淹死。请问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甲为勒索财物将乙绑架,并打电话给乙之妻丙,声称乙“已被其绑架,要想赎人必须送5百万元过来”。但在拘禁过程中,因乙对其态度恶劣,并屡次对其辱骂,一怒之下将其殴打致死。之后甲又屡次打电话给丙,催其赎人。后丙报警,公安将甲抓获归案。问: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随机试题
认知一般指人的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不包括()
原始社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中出现的寄生阶级是()
《灵枢.决气》中关于液的分布和功能有
胃癌的常见转移部位是()
《江城晚报》记者张某在某报上发表一篇评论性文章,文中谈到:“江城文坛中,有的作家剽窃别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出版,有的作家昧着良心沦为有钱人的‘枪手’,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都有待大幅度地提高。”该报在江城所辖的甲、乙、丙、丁四个区发行。该市的作家陈某和李某认
对符合总登记要求的宗地,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公告。()
假设生产某种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则这种产品的()。
下列主体中,不能作为票据保证人的有()。
某企业以“2/20,n/60”的信用条件购进原料一批,由于企业资金紧张,欲在第90天付款。则企业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