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论述深度知觉定义及其线索。(北京师范大学2012研)
试论述深度知觉定义及其线索。(北京师范大学2012研)
admin
2021-04-23
90
问题
试论述深度知觉定义及其线索。(北京师范大学2012研)
选项
答案
深度知觉指以视觉为基础,对自身所在空间,与自身周围空间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综合了解的心理历程。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人们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形状,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人们通过肌肉线索(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等来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1)肌肉线索 ①眼睛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提供距离信息。看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晶状体曲度变大;物体移向远方,眼睛的晶状体曲度变小。 ②双限视轴辐合: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辐合可用辐合角来表示,物体近,辐合角大;物体远,辐合角小。控制辐合的眼肌运动提供了关于距离的信号。 (2)单眼线索 ①对象重叠(遮挡):如果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个物体,那么被掩盖的物体就被知觉成远些。 ②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就是线条透视。近处物体所占视角大,在网膜上投影大;远处物体占视角小,在网膜上投影小,因而使两条向远方伸延的直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③空气透视: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和引起的光线的散射。结果,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 ④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等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一个,就显得远些。 ⑤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人们倾向于把小而密的物体看成比较远的,把大而疏的东西看成比较近的。 ⑥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运动视差是指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一般说,近处物体看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较慢,方向相同。运动透视是指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3)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双眼视差。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双眼视差对人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的两只眼睛之间大约相隔65mm,当人观看一个物体时,两眼视像不完全落在网膜的对应部位,而在水平方向上出现了位移。物体近,双眼视差较大,物体远,双眼视差较小。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不起作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MA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由于前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他们的游戏主要为()。
在4~20岁之间,脑电发展存在明显的加速时期,包括
属于偏见的认知根源的是
下列符合注意双加工理论观点的有()
能够解释能力结构差异的理论是()。
下列推理属于演绎推理的是
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的神经系统的结构是()。
心理测验命题在内容方面的主要要求是()
费希纳定律的公式是(S为感觉量,K和C为常数,R为刺激强度)()。(华东师范大学)
大脑负责运动、推理、计划决策的是()
随机试题
A、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疗效为它们单用之和B、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作用,与一种抗生素的疗效相似C、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疗效之和大于两种抗生素单用之和D、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出现新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病人死亡E、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不但不起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
男性,56岁,右上腹胀痛3个月伴黄疸半月余。体检:肝肋下3cm,剑突下4cm,质硬,移动性浊音(+)。有助于肝癌确诊的检查是
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以下哪种情况不正确()
以下法律解释属于正式解释的是:
施工单位施工网络图如图2G320030—2,在工作H的施工中,造成工作面冒顶事故,处理事故耽误工期10d。由于发生冒顶事故,作为施工单位,在后续工作安排上重点注意的工程是()。
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2020年国考)关于能量与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是
即时通信系统通常需要支持两种基本的服务,它们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