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admin
2015-05-26
69
问题
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选项
答案
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 (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 (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RJ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哪些咨询原则?()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________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
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随机试题
如何得到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估计值?协方差估计值及相关系数估计值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
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2012年,第80题]如图7.1-2所示,两长直导线的电流I1=I2,I是包围I1、I2的闭合曲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以下属于计算汇率风险的方法的是()。
下图表示了在温度变化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力的变化情况。曲线A表示加酶洗衣粉的变化情况,曲线B表示普通洗衣粉的变化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若测定两个个体的呼吸商相同,则说明这两个个体的
甲醉酒驾驶,将路人乙撞死后逃逸。对甲的行为()
NewDiscoveriesofPublicTransportA)AnewstudyconductedfortheWorldBankbyMurdochUniversity’sInstituteforSciencean
Largecompaniesneedawaytoreachthesavingsofthepublicatlarge.Thesameproblem,onasmallerscale,facespracticall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