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松散砂土地基,下列哪些方法适合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检测? ( )
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松散砂土地基,下列哪些方法适合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检测? ( )
admin
2017-06-27
37
问题
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松散砂土地基,下列哪些方法适合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检测? ( )
选项
A、静力触探试验
B、载荷试脸
C、十字板剪切试验
D、面波试验
答案
A,B
解析
十字板剪切试验只用于软土,面波试验用来划分地层、滑坡调查和地下洞室的探测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S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工程采用灌注桩基础,灌注桩桩径为800mm,桩长30m,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3000kN,已知桩间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对工程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某水工建筑物场地地层2m以内为黏土,2~20m为粉砂,地下水位埋深1.5m,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钻孔内深度3m、8m、12m处实测土层剪切波速分别为180m/s、220m/s、260m/s,请用计算说明地震液化初判结果最合理的是下列哪一项?(
某厚度6m.饱和软土,现场十字板抗剪强度为20kPa,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ccu=13kPa,φcu=12°,Es=2.5.MPa。现采用大面积堆载预压处理,堆载压力p0=100kPa,经过一段时间后软土层沉降150mm,问该时刻饱和软土的抗剪强度最接近下列
某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为10~13m,平均干密度为1.24g/cm3,设计拟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处理,要求处理后桩间土最大干密度达到1.60g/cm3。挤密桩正三角形布置,桩长为13m,预钻孔直径为300mm,挤密填料孔直径为600mm。问满足设计要求的灰土
某建筑地基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桩径400mm,正方形布置,桩距1.5m,CFG桩施工完成后,进行了CFG桩单桩静载试验和桩间土静载试验,试验得到:CFG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kN,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该地区的工程经验为:单桩承载力的
某建筑位于岩石地基上,对该岩石地基的测试结果为:岩石饱和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75MPa,岩块弹性纵波速度为5100m/s,岩体的弹性纵波速度为4500m/s。问该岩石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为下列何值?()
某岩石地基进行了8个试样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试验值分别为:15MPa、13MPa、17MPa、13MPa、15MPa、12MPa、14MPa、15MPa。问该岩基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最接近下列何值?()
某三层建筑物位于膨胀土场地,基础为浅基础,埋深1.2m,基础的尺寸为2.0m×2.0m,湿度系数ψw=0.6,地表下lm处的天然含水量ω=26.4%,塑限含水量ωp=20.5%,各深度处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如表所示。该地基的分级变形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拟对某淤泥质土地基采用预压法加固,已知淤泥的同结系数Ch=Cv=2.0×10一3cm2/s,kh=1.2×10一7cm/s,淤泥层厚度为10m,在淤泥层中打设袋装砂井,砂井直径dw=70mm,间距1.5m,等边三角形排列,砂料渗透系数kw=2×10一2cm
随机试题
四轴卷板机可对钢板端部预弯。
一条鞭法
有关后角损害正确的是
(共用备选答案)A.大肠杆菌B.胰岛素分泌不足C.幽门螺杆菌D.消化道痉挛E.白色念珠菌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是
能量方程中表示下述哪种能量?
事务性通知是上级要求下级办理或告诉下级要知道的()的文件。
创作者的实践能力______于文化节目的构思、创作、合成、编辑或播出过程。思想、艺术水准较高的创作者往往制作出具有较高文化______,融艺术性和观赏性、社会效果和艺术______于一体的节目,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Itwasn’tsuchaninterestingfilm______wehadexpected.
A、Prof.Smithdoesn’tholdseminarsordiscussionsinhislectures.B、StudentssometimesfallasleepinProf.Smith’slectures.
A、Americansaretooattachedtotheircars.B、Americancarsaretoofast.C、Automobilesthreatenhumanhealth.D、Automobilesa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