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鉴赏《荒山之夜》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鉴赏《荒山之夜》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
admin
2021-07-29
72
问题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鉴赏《荒山之夜》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知识,熟悉乐曲《荒山之夜》的主题。 2.通过聆听、分析、感受和实践等方法,培养探究意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作曲家创作时的社会背景,更进一步地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时代意义,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乐曲《荒山之夜》的主题。 【难点】体验不同音乐要素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和场景气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俄罗斯音乐风格。 教师提问:刚才听到的歌曲名称是什么?源自哪个国家?(《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罗斯) 教师趁势导入新课:曾经对我国音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呢?又有着怎样的特质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俄罗斯,进入音乐家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世界。 (二)新课教授 1.完整播放《荒山之夜》 (1)引导学生对《荒山之夜》做初步分析。 乐曲以快板速度为主题,表现了狂欢之夜的情绪,直到结尾处,表现破晓(竖琴的出现是全曲的转折)之后的平静才把速度放缓,乐曲始于d小调,结束在D大调上。 (2)补充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相关知识。 教师提问:大家对穆索尔斯基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视学生回答做补充与总结: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是作曲家小组“强力集团”中的一员。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交响音画《荒山之夜》、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等。《荒山之夜》是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他利用本民族民间音乐、传说等素材勾勒出的一部杰出的交响音画。在《荒山之夜》中,穆索尔斯基通过梦境与现实、鬼魅与人世、寒夜与黎明的鲜明对照,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听听这首作品中用到了什么乐器?又勾勒出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开始由弦乐组以极低的音量演奏,在弦乐飞速的行进后,木管、铜管乐器组先后加入,不协和音程以及复音程等多次出现,勾画出一幅群魔乱舞的疯狂场景。 教师继续总结西洋乐器:常用的西洋乐器有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大管、低音大管);铜管组(短号、小号、法国号、长号、大号)等。 (2)欣赏第二段 教师讲述:妖魔们对魔王唱起颂歌,并举行祭奠仪式,继而开始狂欢作乐。这一段是三个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把群魔乱舞、喧嚣作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①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一主题 教师提问:这个主题在旋律当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是在同一个音区演奏吗?(两次,两次在不同调上呈现)那么,高低音区的交替营造出怎样的氛围?(具有一种威慑的强力的氛围) ②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二主题 教师提问:这个主题的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乐曲逐渐加强力度,并在原本快板的速度上又加快了一些,使整首乐曲到达激烈的高潮)乐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狂欢进入了癫狂的阶段,仿佛一个个幽灵在空中飞舞,骑着扫帚的女巫呼啸而过) ③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三主题 教师提问:这个主题的风格与前面两个主题是否一致?三个主题中,有两个主题具有俄罗斯民间舞曲风格,分别是哪两个?(第三主题与第二主题相似,都具有俄罗斯民间舞曲的风格) (3)欣赏第三段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欣赏:突然远处传来微弱而清脆的钟声,天已渐渐破晓,牧歌一样的旋律预示着熟睡的人们已经苏醒,妖魔们悄悄溜走,乐曲也在这样的平静安宁中结束。 ①这段音乐的速度和力度有什么变化?(速度变得缓慢,力度越来越弱) ②整首乐曲最终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光明终将战胜黑暗) ③作者为什么在光明来临之前花那么大的篇幅来描写黑暗呢?(受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状况影响,反映了民众所遭受的沉重苦难,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设计意图】 教师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乐曲、介绍作曲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初步地了解;接着分段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体验不同音乐要素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和场景气氛。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创作风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提升音乐的审美能力。 (三)巩固提高 再次聆听《荒山之夜》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为《荒山之夜》创编故事,各小组分别上台分享所编写的故事。教师给出鼓励性评价。 (四)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细致地分析了《荒山之夜》这首交响音画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感受了其中各种乐器的鲜明色彩,以及不同配器所带来的音色对比。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了解、欣赏俄罗斯民族音乐,拓宽视野,感受多元文化之美。 作业:穆索尔斯基、柴科夫斯基、格林卡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在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上却存在差异。请同学们利用课下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试着写写他们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和看法,下节课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F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不属于氧运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学习行为,称为()。
足球比赛中“二过一”配合的战术要求是什么?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
骨的生长是在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增长和增粗两个过程,其中增长与以下()的不断增生有关。
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属于体育范畴的是()。
分析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的谱例。要求:(1)说明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2)写出调式调性。(3)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
分析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要求: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某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故,一名伤员被送至医院急诊部。因该伤员伤势较重,陪同人员心情急躁,觉得医护人员行动迟缓、救治不力,与医护人员发生争吵,出现过激行为,妨碍了救治工作。此时,急诊部的医务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做法是()。
肝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下列关于前清蛋白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
A.切取或钳取活组织检查B.细针吸取活组织检查C.穿刺检查D.切除活组织检查E.冰冻活组织检查标本不能放在固定液中而需用新鲜标本的活组织检查()
在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的有()。
下列有关收入的表述,正确的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管仲随齐桓公攻打孤竹,春天出征,凯旋时已是冬天,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北京大学一位老教授,在海淀区住了将近半个世纪,自认为蒙着眼睛也能找回
智者
下面有关模式分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Readthetextbelowabouthowconsumersdecidewhattobuy.•Inmostofthelines(34-45)thereisoneextraword.Itiseith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