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 节选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主要性质;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材料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 节选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主要性质;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材料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admin
2017-08-15
60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
节选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主要性质;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材料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某章节片段——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三、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能与酸反应是活泼和较活泼金属的通性,但有些金属还具有很特殊的性质,是什么呢?
材料3
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 mL盐酸和5 mL 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片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你看到什么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看到.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都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时生成偏铝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
2
O=2NaAlO
2
+3H
2
↑
偏铝酸钠
酸、碱还有盐等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也能与酸或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成的食物。
我们学习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他们从O价升为正价,被氧化。也就是说,在这些变化中,金属表现出了较强的还原性。正是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金等以游离态存在。
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本片段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2)简述本片段包含的导课、新授课、结课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内容。
(3)指出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选项
答案
(1)教学重点: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难点: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2)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酸性或碱性食物的精美图片。并提问是否有吃过那些食物?是否喜欢? 学生:观看图片,争先恐后地说“吃过”“很喜欢”。 教师:吃得健康的小秘诀:铝制品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 教师提问:为什么铝制品餐具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并引导学生运用初中已学过的铝与酸的知识来解释) 学生思考,交流:因为铝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铝盐。 教师板书:铝能与酸反应:2AI+6HCl=2AlCl
3
+3H
2
↑ 教师讲解:铝会与酸反应产生正三价的铝离子.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食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可能会进入大脑导致痴呆。 教师设问:为什么铝制品餐具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3-4,记录实验现象、推测结论。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现象:铝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有气泡产生,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到蓝色火焰。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生成了氢气。 类比其他金属,学生思考“与熟悉的其他金属如铁、镁相比,铝的性质有何不同?”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能够回答出:铁、镁与稀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教师讲解:与铁、镁等常见金属不同,与氧化铝、氢氧化铝类似,铝是一种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的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除了氢气之外,还生成偏铝酸钠(NaAlO
2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请同学们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Al+2NaOH+2H
2
O=2NaAlO
2
+3H
2
↑ 接着。请学生标出并表述: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师讲述反应实质:Al只能与强碱(NaOH、KOH)反应,不与弱碱(NH
3
.H
2
O)反应。Al与碱溶液反应,其实质是Al被氧化,溶液中的H
+
被还原,Al与H
2
O反应生成H
2
,同时又生成难溶的Al(OH)
3
覆盖在Al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Al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很难与H
2
O反应,而在碱性溶液中存在Al(OH)
3
+OH
-
=AlO
2
-
+2H
2
O反应,从而使Al与H
2
O的反应不断进行。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铝与碱的反应,至此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金属参与的反应,如钠与氧气、水的反应,了解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在这些反应中。金属的化合价都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讲解:分析这些反应我们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从0价升为正价,在化学变化中被氧化,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正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金等以游离态存在。 第三环节——结课: 【随堂演练,巩固新知】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其中的氢气就是用废铝、纯碱、生石灰和水制得。说出反应原理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金属铝在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应用,并研究这些应用体现了铝的什么性质?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剂为H
2
O、还原剂为Al。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如下: [*]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P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音乐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其中音乐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的哪项内容不属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范畴?()
旋律的发展手法多种多样,下列不属于旋律发展手法的是()
案例:音乐课上,老师先用课件展示了异彩纷呈的彝族风情,然后组织学生演唱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歌曲简单易学,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接着,老师将学生分成6组,为每组准备了制作彝族姑娘和小伙佩饰所需的珠子、铅丝、羽毛、塑料薄膜、胶水、剪刀等材料工具。学生们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设计教学。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祖国大地美如花冠》要求:附谱例:针对上题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新学年开始,一位音乐教师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更好的音乐环境”,上述行为反映了教师的理念是()
下列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舒曼《梦幻曲》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学习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要求:教学材料: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选修“歌唱”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合唱《同一首歌》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3)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调节教育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是教师对自身()的调控。
请根据歌曲《祝酒歌》的分析,设计高中歌唱课模块教学目标与简单教学环节。要求:(1)教学目标:从音乐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要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过程: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
随机试题
结核分枝杆菌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同时也伴有迟发型超敏反应,这是因为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为同一抗原。()
下列可以引起功血的原因,应除外
下列哪项与Sheehan综合征一致
下列烧伤急救原则中,叙述正确的是
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歇止称为脉来较速间有不规则的歇止称为
含有业务、服务、消防和空防广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其分区应首先满足()广播区域划分要求。
某珠宝公司成立于2015年,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3月,向乙公司销售一批金银首饰,双方签订书面合同,收到了乙公司签发的一张支票。2017年4月,公司在申报2016年年度所得税时,因为一些纳税扣除项目与税务机关产生分歧。2018年6月,公司召开
以下哪个文学常识是正确的?()
北方连降积雪,很多环卫工作人员在街上打扫大街,非常辛苦,有的甚至受伤。而在美国有个规定,如果有人在门前跌倒,该户人家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此,你有何看法?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负责任的事件。
1960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