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亚洲银行近日发布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其中宣布,按照每日消费2—20美元的标准,亚洲“中产阶级”的人数早在2008年就已达到19亿。而按照这一标准,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居然达到惊人的8.17亿。

admin2013-03-24  61

问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亚洲银行近日发布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其中宣布,按照每日消费2—20美元的标准,亚洲“中产阶级”的人数早在2008年就已达到19亿。而按照这一标准,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居然达到惊人的8.17亿。被好事者呼吁良久的“橄榄型”社会居然就这么实现了。
    不过,比亚洲银行名头更响的世界银行,曾经颁布过一个“贫困标准”,即每人每天收入低于1.25美元,就叫“绝对贫困”。当然“绝对贫困”并非如字面解读的那种“赤贫”状态,而是相对于“相对贫困”而言。也就是“不管在任何国家或地区,低于这个收入水平就是生活在贫困之中,而与他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无关。比如说在那些整体贫困的国家,即使是其中的中等收入阶层,其实际生活也可能在“绝对贫困”标准之下;反之在那些发达国家,即使是少数“相对贫困”人口,其实际生活水平也往往高于那些贫困国家的富裕阶层。
        明乎此,亚洲银行把亚洲和中国的“中产阶级”的低限标准确定为仅仅高于“绝对贫困”标准0.75美元,实际是看低了整个亚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在一个整体水平低下的地区,其“中等收入”水平,才可能以2关元为起点。判断亚洲银行看低了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自有中国的数据为证——每人每日消费2美元,大致折算为14元人民币,每月消费则为420元人民币。这个数字不要说远远低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甚至竟远远低于中国大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保障水平。
    但是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和数量,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2005年,国家统计局根据抽样调查,给过一个中产阶层的收入标准——年收入在6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家庭,就是当今中国的“中产”。今年7月刚刚出版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又称,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的人或月收入为10000元左右的家庭,就可归入“中产”。虽然上述报告认出的结论都有根有据,但还是无一例外地受到冷嘲热讽,几乎所有被划入“中产”的白领们,都在控诉“被中产”的冤屈和真实生活的窘迫和无奈。
    但笔者认为,研究者的结论与被研究者的感受之间的巨大差异,倒并不一定是研究者的阴谋,而缘于对“中产”的定义不同。在研究者看来,“中产”只是一个相对概念,那些收入处于高、低之间的阶层,就是“中等收入阶层”。而在自认“被中产”的白领心中,“中产”则有一个被美国“中产阶级”定义和描述过的模板——稳定优厚的收入、庸常但优雅的品味、保守但理性的立场……当无数中国“中等收入”的群体,正处在追求着这种生活的焦虑之中,却被宣布已经成为“中产”,其愤懑和怀疑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我们当下的生活就是中国的中产阶层,那我何时才能过上美国的中产生活?
    其实一个无情的、显见的、确定的结论,却总是被中国的中产阶层拒绝承认,那就是中国的中产阶层,永远不可能过上美国中产阶级那样的生活。如果中国确如美国那样,变成一个中产阶层占多数的社会,则中国的中产阶层队伍确乎要有近8亿人口。而人类绝不可能再拥有第二个地球,提供给这8亿中国中产阶层每家一栋别墅、两辆汽车。这结论不是被认为心怀叵测的中国研究者说的,而是奥巴马说的——这回你总得信了吧?
    所以,尽管世界已经越来越“平”,尽管那个“美好”的美国就在天际线的尽头眨着鬼魅而诱惑的眼睛,但中国的“中产”们还是不得不把饥渴的眼睛,从美国“榜样”身上移开。中国的“中产”,由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潜在的资源禀赋、发展空间定义,却与美国的中产阶级没的相干。
    (选自胡冉《难缠的“中产”》,《北京青年报》,2010年9月5日)
文章说有人认为某些研究者“心怀叵测”,其原因不包括

选项 A、故意夸大了中国中产阶级的数量
B、未能关注中等收入群体追求中产的焦虑
C、无视被划人中产的白领真实生活的窘迫和无奈
D、由于缺乏客观依据才得到一笔糊涂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文意。“这结论不是被认为心怀叵测的中国研究者说的,而是奥巴马说的——这回你总得信了吧?”从全文的大意来看,主要包括:“故意夸大了中国中产阶级的数量,未能关注中等收入群体追求中产的焦虑,无视被划人中产的白领真实生活的窘迫和无奈”这三方面文章中提及,而“由于缺乏客观依据才得到一笔糊涂账”不属于其原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XO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