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4年真题)甲和乙意图置常某于死地,甲持匕首向常某刺去,常某急忙躲闪,匕首刺中了乙,乙流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4年真题)甲和乙意图置常某于死地,甲持匕首向常某刺去,常某急忙躲闪,匕首刺中了乙,乙流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dmin
2016-12-30
31
问题
(2014年真题)甲和乙意图置常某于死地,甲持匕首向常某刺去,常某急忙躲闪,匕首刺中了乙,乙流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选项
A、故意杀人罪(既遂)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杀人罪(未遂)
D、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五节中的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第五章第二节中的犯罪既遂的概念和标准。甲和乙意图置常某于死地,甲持匕首向常某刺去,常某急忙躲闪,匕首刺中了乙,甲属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中的行为偏差。行为偏差又叫做目标打击错误、打击错误,指行为人预想打击的目标与实际打击的目标不一致。如甲欲杀张三,朝张三射击却击中张三身旁的李四。从表面上看,这也是对象错误,但它不是因为辨认错误,而是因为行为本身的误差。这是一种客观行为错误,而不是主观认识错误。对行为误差一般也采取法定符合说,即适用对象辨认错误的认定方法解决。假如预想打击的目标与(因行为偏差)实际打击的目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一致,不妨害行为人对误击的目标承担故意罪责;假如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一致,则阻却对误击的目标承担故意罪责。犯罪既遂,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例如,张三要杀李四且将李四杀死,就完全实现了“故意杀人且已将人杀死”这一法定犯罪构成事实,把张三杀人的事实与法定的杀人罪构成“对号入座”,就应判定张三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与甲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全部要件。故本题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jR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不属于准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2008年11月,天宇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星城”小区,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资格的条件下,对在建商品房进行预售。房地产开发公司称,在展销会期间买顶层送天台。张某看中了1号楼顶层的一套两居室,便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房地产开发公司2009年2
2008年11月,天宇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星城”小区,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资格的条件下,对在建商品房进行预售。房地产开发公司称,在展销会期间买顶层送天台。张某看中了1号楼顶层的一套两居室,便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房地产开发公司2009年2
我国在基于法律行为引发的物权变动上采取的立法模式是()。
有人认为:“被继承人生前以个人名义所欠的债务属于遗产债务,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后,有义务清偿该遗产债务。”请运用我国继承法规定和继承法理论对这种观点加以辨析。
某县甲开办的个体小煤窑只开了采煤通道即开始采煤,主管部门检查后发现该煤窑只有送风口,没有排风口,即书面通知其停业整顿,甲拖延不改继续采矿,终于因瓦斯浓度太高,发生爆炸,致9名矿工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甲为某法院民庭审判员,在审理一起贸易纠纷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被告胜诉的判决,使原告损失货款近40万元。事后甲按事先约定从被告处收受5万元人民币。对甲的行为应当
甲、乙二人不约而同在同一商场内行窃,各自盗窃财物数额较大。下列对甲、乙二人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2009年单选14)
行为人甲为顺利抢劫被害人财物,直接杀死被害人;行为人乙在抢劫过程中,遭到被害人强烈反抗,而杀死被害人。对甲、乙两人的行为应认定为()。
随机试题
二次型f(x1,x2)=-x12-x22+2x1x2的规范形为_______.
患儿男性,9岁,因“交通事故受伤”来诊。患儿被急救车送人急救室时已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未触及,面色灰。值班的医护人员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时的抢救治疗措施还包括
A、病势好转或痊愈B、病去而体虚C、病势缠绵迁延而难愈D、病势恶化,甚则死亡E、以上均不是正虚邪恋则()
关于汇票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试卷三第75题)
甲公司为一私营企业,由于经营有方,效益颇佳。甲公司所在市政府为改善本市另一家与甲公司经营同类产品的乙公司(国有企业)经营不佳的状况,指令将甲与乙两公司合并。对此决定,谁无权提出行政诉讼?()
对于发生在旧刑法生效期间的犯罪行为,如果在新刑法生效时才对该行为进行审理,原则上应当()。
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基本类型及其基本定义。
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受专利制度保护的发明创新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厘金制度(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13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中山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兰州大学2013年中国史基础真题;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综合真题)
Ican’tleave______six.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