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马歇尔一勒纳条件,贬值改善国际收支还需要什么条件?从吸收论和货币论的角度谈一谈你的看法。

admin2019-08-11  39

问题 除了马歇尔一勒纳条件,贬值改善国际收支还需要什么条件?从吸收论和货币论的角度谈一谈你的看法。

选项

答案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国际收支的弹性论所提出的,是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必要条件。弹性论对国际收支的研究属于局部均衡分析,它仅仅从需求角度研究本币贬值(相对价格变动)在什么条件下能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其基本结论,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并不是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充分条件。 首先,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只考虑了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需求变动,没有考虑供给可能性。只有社会上存在闲置资源,且本币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时,贬值所增加的净出口需求才能够得到实现,净出口才会增加。 吸收论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认为国际收支差额取决于国民收入(Y)与国内吸收(C+I+G,可以用A表示)的大小对比。当国民收入大于国内吸收时,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国际收支逆差。 就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言,弹性论和吸收论阐述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层次和阶段:第一步,当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成立时,在闲置资源存在的情况下,贬值可以通过增加净出口改善贸易收支;第二步,贸易收支改善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即每增加l单位收入时国内吸收增加的数量)小于1,即吸收的增长(△A)小于收入的增长(△Y)时,新增的国民收入才不会被吸收的增加所抵消,贬值才会最终改善国际收支。可以这样说,弹性论是吸收论中国民收入变动的微观基础,吸收论则进一步指出了弹性论实际发挥作用的条件。 货币论则从货币角度对国际收支有着另一种认识,它将国际收支视作居民调节实际货币余额的手段。在货币论框架下,货币贬值改变国际收支的关键在于贬值改变了名义货币需求。假定一价定律成立,货币需求可以写成 Md=ePff(y,i) (2.7) 上式中,Md为名义货币需求,e为本币衡量的外币价格(直接标价法),Pf为国外的价格水平,f(y,i)为根据本国国民收入和利率决定的实际货币需求。当本国货币贬值时,e值上升,由此引起国内价格Pd=ePf,上升,则Md相应地上升。根据货币论的基本公式 Md=R+D (2.8) 在货币需求增加而来自国内的基础货币D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居民为了维持实际货币余额,不得不减少对国内产品的消费,通过增加来自国外的基础货币R来增持货币,这样,国内产品外流、外汇内流,国际储备增加,从而居民的货币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国际收支改善。 根据货币论,如果要通过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则在本币贬值的同时,国内的基础货币供应(D)不能增加。因为△R=△Md-△D,若D与Md同时增加,并且D的增加等于Md的增加,则贬值不能改善国际收支;若D的增加大于Md的增加,贬值还会恶化国际收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2Ia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