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基督教教育三者的冲突与融合。
论述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基督教教育三者的冲突与融合。
admin
2021-09-10
50
问题
论述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基督教教育三者的冲突与融合。
选项
答案
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基督教教育三种教育势力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会吸收。相同之处中蕴含不同。 相同点: (1)宗教性。都信仰上帝,但是程度不同,人文主义教育有宗教性,也同时带有异教因素,新教教育和基督教教育都是宗教教育,都反对人文主义教育中的一些异教倾向,宗教改革运动中带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的双重目的,也同时“压制了人文主义运动的种种世俗倾向”,而基督教教育则是希望恢复到宗教性更强的中世纪。 (2)重视古典人文学科。各个教育都以古典人文学科作为课程的主干。 (3)教育教学管理方面都逐渐取消体罚,注意身心全面的发展,都出现并逐步完善班级年级制。 (4)世俗性增强。人文主义教育倡导的是一种肤浅的世俗性,局限于社会上层,并未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反对宗教腐败但赞同基督教。新教改革压制人文主义世俗倾向,客观上却是世俗精神的大弘扬,教育与世俗生活结合紧密,世俗性知识比重加大,自然科学进入课堂。可以说宗教改革带来的世俗性是一种深刻的,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世俗性。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的教育是一种真正充溢着近代世俗精神的新教育。 不同点: (1)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贵族性,新教教育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其中基督教也具有贵族性,但是出于控制社会精英的政治目的而重视上层社会子女的教育。而人文主义者将古典知识作为贵族阶级自身的高级享受。 (2)这三种教育的根本差异在于他们所服务的目的不同,新教教育为新教服务,基督教教育为基督教服务。 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基督教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的影响: (1)尽管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引发的,但是宗教改革对近代教育转折的历史意义远远高于人文主义,为西方教育近代化走向国家化、世俗化和普及化历程拉开了序幕。 (2)教育的总体发展产生了重大变化,这种转折标志着世俗性近代教育从根本上取代了宗教性的中世纪教育,标志着教育迈进近代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B0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这一观点出自()
SPSS统计软件是定量分析中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以下不属于对SPSS统计软件正确描述的是()
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使抽取的样本比较分散,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具备这一优点的抽样方法是()
在道德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2014年)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2007年)
以下教育科学定性研究特征的过程训练中,不正确的是()。(2015年)
“本法的目的是加强国防并鼓励和援助教育方案的扩充和改进,以满足国家的迫切需要”“国家的安全需要最充分地开发全国男女青年的脑力资源和技术技能。目前的紧急状况要求提供更多的且更适当的教育机会,本国的国防有赖于掌握由复杂的科学原理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也有赖于发现
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是()
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上的理念,进而导致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产生的事件是
强调学习过程中人格、态度、价值观都应得以改变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随机试题
净现值和获利指数指标共同的缺点是【】
妇女面青,多由于
三焦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
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
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
2008年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
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域名解析时,客户端系统会首先从本机的(1)文件中寻找域名对应的IP地址。在该文件中,默认情况下必须存在的一条记录是(2)。(2011年下半年试题)(2)
下列关于WindowsServer2003系统下DHCP服务器参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Byteachingwritershowtoimitate.B、Byidentifyingwriter’sstrengthandweakness.C、Bydevelopingwriter’spotential.D、B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