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

admin2022-12-07  84

问题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梁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野草》)
简要分析文中奴才形象的特征。

选项

答案奴才是一个受尽苦难的,被压迫、被剥削而又毫无觉悟的劳动者的形象,他总是怨天尤人却又麻木不仁,不思反抗,对于生活现状不满却又不敢进行改变。他在主人的残酷剥削压榨下,过着猪狗不如的悲惨生活,可他一身驯服的奴才骨头,没有一点反抗精神。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寻人诉苦”。他“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这是他的奴才性格的特征。他为博得聪明人的一点浅薄的同情和慰安,而感到舒坦和快活,以致发出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的慨叹,他为自己破烂的住房而愤愤不平,但当“傻子”要给他砸出一个窗洞时,他却大声哭嚷:“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他站在主人的立场引出一群如他一样的奴才把傻子赶走。最后还恭敬而得胜地向压榨他的主人表功,是他先叫喊起来赶走了强盗的,从而获得了主人的“夸奖”。后来见到聪明人,还津津乐道主人的夸奖,感激聪明人说他“总会好起来”的先见之明,为自己的“有功”而“大有希望似的高兴”起来。至此一个受尽苦难而又麻木不仁,愚昧地忠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劳动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他象征着旧社会里受尽压迫却又不思进取、缺乏反抗精神、害怕变革的社会底层人物。

解析 考查对现代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通过肖像描写,抓住其外部特征。然后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等分析把握其性格特征。在归纳概括的同时,要结合具体描写进行分析阐述,切勿只是贴标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Nh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