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简述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admin
2021-01-18
3
问题
简述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选项
答案
(1)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要表现形式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因此,法的渊源必然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导。 ②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公民心理因素有关,在中国历史上,制定法一直居主导地位,致使民众对于制定法具有特殊的心理认同。 ③制定法公布于世,有利于发挥法的引导、教育、规范和奖惩的功能,更有助于推进法治文明进程。 (2)正式渊源(制定法) ①法的渊源简称“法源”。关于法的渊源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不一致的说法:“立法中心主义说”和“司法中心主义说”。前者把“法的渊源”看成是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所依据的材料,主张把“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分开;后者却认为法源之法特指法官用于裁判的法律。法的渊源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要素: 其与法的效力的直接联系,即只有产生法的效力的法律文本或其他规范,才有可能成为法的渊源; 其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外部形式,即要求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或非规范性文件,部必须以一定的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②法的效力渊源,又称法的形式渊源或法律规范的渊源,专指作为创设法律规范的文件、作为具有法的效力和意义的法的外部表现形式。法的形式表明法所存在的方式是一国的法和法律规范的既成产品,是以一定形式存在的实然的法。法的形式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两大类别: 成文法,或称制定法,是现代国家主要的法的渊源。其既包括一国内部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包括国际协定和国际条约。 不成文法,或称非制定法,包括习惯法、判例法和惯例。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只是法律形式之一,而法律形式外延则更为宽泛。 (3)非正式渊源(非制定法) ①习惯。人们的同一行为方式经多次重复实践而逐渐为多数人认可,谓之习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是成文法(制定法),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认可习惯。 ②政策。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了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制定的活动准则。它包括国家政策和政党政策。国家的基本政策确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体现宪法的基本精神或直接被宪法和法律予以确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政策是立法的依据,是执法和司法活动的指导,因而具有法源的地位和作用。 ③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分别发布或共同发布,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具有应当参照的拘束力。 ④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这也是具有普遍性的法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素以隆德为重要特色,在这种传统下,道德规范以及与其相关的正义观念,成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法的渊源。尤其是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是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法理。法理是一个综合性、普适性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和深邃。自古以米,法理都被视为法律渊源或补充渊源或最后适用的兜底性法源。在社会情势急剧变化的当代世界,以法理作为断案的依据,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gW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1: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曾经说过: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材料2: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只要程序公正,哪怕实体结果不公正,也要接受它,因为司法公正肇始于程序公正。材料3:《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
关于宪法的历史发展,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法学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其分类角度是()。
(2004年单选30)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是()。
(2014年真题)按照宪法的分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
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区别点的是
决定宪法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判断:法的效力就是法的实效。
我国的司法解释,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
新《刑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不考虑从旧兼从轻原则。
随机试题
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事故,应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
在下列预算编制方法中,基于一系列可预见的业务量水平编制的、能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是( )。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氟喹诺酮类药物特点的是()。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材料 资料1
某学校有200多名学生,全体学生按照每列7人站队,刚好站完;按照每列8人站队,最后一列是7人;按照每列9人站队,最后一列是8人。问如果按14人站队,最后一列是多少人?()
设三元函数,则div(gradu(1,1,1))=()
There’sagreatmanyreasonswhyawoman’sweightmaychangerepeatedly.Somemightsayit’satightworking【T1】______prevent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