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生: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生: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
admin
2015-04-22
72
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生: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师: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生1: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例如,发达国家希望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好的产品;
发展中国家希望既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又能够发展经济,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生2: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生3: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更提供了便利条件。
请对该教师的教法做出评析。
选项
答案
在本案例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但由于这些问题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回答时主要依据教材,并没有能够实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s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素材130年的化学教育研究表明,学生乃至成人存在大量的化学错误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充分建立化学多重表征(即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以及不同表征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转化。表征障碍造成大量的化学学习困
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其倡导的主要评价方式不包括()。
某教师在学习苯的结构的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自己对苯分子结构的猜想。有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说:“大家有分歧是允许的,最好能说出自己观点的依据。”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在一节新课开始,某教师本来准备提几个问题引入新课,但看到学生精神状态饱满,他临时改为开门见山进入主题,结果收到了更好的效果。该教师的这种调控属于()。
某化学教师在关于“分子”的教学中,采用了很多教学手段,下列不属于直观教学手段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仕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化学式与化合价”的课程标准为“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材料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
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某教师在物理习题课的讲授中,给学生出了这样的题目:例1:下面是从小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内能的大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火箭载人太空飞行有了历史性的突破。高空实验火箭起飞前,仪器舱内气体的压强p1=1atm,温度t0=27℃。在火箭竖直向上加速飞行的过程中,当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时,仪器舱内水银气压计示数p=0.
随机试题
下列各项中,哪两脏可同有血虚的证候()
金匮肾气丸适用于糖尿病的哪种证型
HPLC检查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时,所用试剂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所用试剂
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主要受哪种激素影响
福建土楼中,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的是()。
团体咨询的局限性是()。
身份证:身份
在2013年中国足球超级联盟中,北京国安队在15轮的主场比赛中取得了9胜6平0负的战绩,而在15轮的客场比赛中取得了5胜3平7负的战绩。这种战绩差别从心理学角度可以称为()现象。
如果企业在发行债券的契约中规定了允许堤前偿还的条款,则当预测年利息率下降时,一般应提前赎回债券。(()
Agreatdealofattentionisbeingpaidtodaytotheso-calleddigitaldivide—thedivisionoftheworldintotheinfo(informati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