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根据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计算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地基中建筑物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分布规律为( )。
根据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计算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地基中建筑物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分布规律为( )。
admin
2016-07-06
42
问题
根据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计算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地基中建筑物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分布规律为( )。
选项
A、由建筑物荷载引起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分布不只发生在荷载面以下,在荷载面以外相当范围内也存在
B、在荷载面下的某一深度处的水平面上,在荷载的中心轴线处的应证力值最大
C、在荷载分布范围内,随深度愈向下愈小
D、均匀分布的条形荷载在荷载面以下某一深度的水平面上引起的应力分布也是均匀的
答案
A,B,C
解析
D项,均匀分布的条形倚载在荷载面以下某一深度的水平面上引起的应力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C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由大体积水箱供水,且水位恒定,水箱顶部压力表读数19600Pa,水深H=2m,水平管道长l=100m,直径d=200mm,沿程损失系数0.02,忽略局部损失,则管道通过流量是()。
下列反应能自发进行:(1)2Fe3++Cu=2Fe2++Cu2+(2)Cu2++Fe=Fe2++Cu由此比较的代数值大小顺序为()。
质量为m,长为2l的均质细杆初始位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A端脱落后,杆绕轴B转动。当杆转到铅垂位置时,AB杆角加速度的大小为()。
某铁路路堤边坡高度H为22m,填料为细粒土,道床边坡坡率m=1.75,沉降比C取0.015,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1999)路堤每侧应加宽()。
设计要求基底下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达到250kPa,现拟采用桩径为0.5m的旋喷桩,桩身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5.5MPa,强度折减系数取0.40。已知桩间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20kPa,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25。若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根据《建筑
某建筑场地采用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软土厚度10m,软土层面以上和层底以下都是砂层,未设置排水竖井。为简化计算。假定预压是一次瞬时施加的。已知该软土层孔隙比为1.60,压缩系数为0.8MPa-1,竖向渗透系数Kv=5.8×107cm/s,其预压时
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一座7层民用建筑,外墙基础底面边缘所围面积尺寸为宽15m、长45m。拟采用正三角形布置灰土挤密桩整片处理消除地基土层湿陷性,处理土层厚度4m,桩孔直径0.4m。已知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75t/m3,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
非软土地区一个框架柱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底面所受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的平均附加力po=173kPa。承台平面尺寸3.8m×3.8m,承台下为5根φ600mm灌注桩,布置如题11图所示。承台埋深1.5m,位于厚度1.5m的回填土层内,地下水位于
某建筑物室内地坪±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60m,室外地坪绝对标高4.60m,天然地面绝对高程为3.60m。地下室净高4.0m,顶板厚度0.3m,底板厚度1.0m,垫层厚度0.1m根据所给的条件,基坑底面的绝对高程应为()。
一软土层厚8.0m,压缩模量凰=1.5MPa,其下为硬黏土层,地下水位与软土层顶面一致,现在软土层上铺1.0m厚的砂土层,砂层重度γ=18kN/m3,软土层中打砂井穿透软土层,再采用90kPa压力进行真空预压固结,使固结度达到80%,此时已完成的固结沉降量
随机试题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会上升。()
接受
法律原则的分为政策性法律原则和公理性法律原则,是依据()标准划分的。
根据《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下列测绘成果中,属于机密级成果的是()。
为了分担风险,建设项目业主可以将工程()。
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往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公报》中列举的典型案件作为审判的参考,在事实上已经作为一种“样本”来使用,因此有人认为在现代中国判例的作用已与英美法系国家无本质上的区分。试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2008年1月]方程x2(1+=0的两根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腰口和底b(a<b),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下列关于RPR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Ifyou’reinchargeofChristmasdinner,withallitsinterconnectedtasksandchallengesoftiming—whentopreheattheoven,w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