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admin
2016-01-25
71
问题
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选项
答案
(1)基督教的东传: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仁最为著名,据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明末清初在中国的西方教士多达六十余人。明末信徒有数千人,到清康熙年间,信教者已多达十几万人。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人中国。那时的传教士不像晚清时期某些传教士那样凶恶,他们努力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他们学习汉语,改穿中国文士服装,承认人们崇拜孔子等,都贴近了他们与中国人的距离。因此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徐光启、李之藻等的科学精神及其著作,都与受西方文化影响关系至大。明朝政府对西方教士的传教活动基本上是宽容的,南明政权曾寻求过罗马教廷的援助;清政府起初对教士也颇为尊崇,甚至封以官职。但是罗马教廷不懂得尊重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的实际也不了解,严禁中国教徒行祖先崇拜之礼。当时为康熙朝,康熙皇帝曾向教皇的使者详细说明中国祖先崇拜的意趣,但教皇使者不予理睬,勒令不遵守教皇命令的信徒退教。被激怒的皇帝下令逮捕了他,遣送澳门交葡萄牙人看管。后来教皇发布同样的教书,清政府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下令教士非经内务府许可者概令退至澳门,各地天主教堂概行禁止。中西之间宗教文化交流因教廷的蛮横与对中国的无知而受到严重影响。 (2)中国文化的西传: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有大量介绍中国的书籍。当时与教士们保持密切联系的哲学家莱布尼兹、学者弗雷烈、政治家贝尔坦等,从教士们那里了解到中国。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于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较早时期,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18世纪在那里家喻户晓,它的降低病毒源毒力的治疗原则,启发了英国人种痘术的发明。中国的科举制经过反复介绍传到西方,促成了西方由考试选拔官员的做法。对西方的影响,不仅限于科技,还包括观念层面的内容。清朝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启发了法国的重农学派。中国的审美观念也伴随着白色陶瓷、家具、花园建筑术的传人,对西方施以相当影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打破了西方正统的神学唯心论,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切近的世界观;而莱布尼兹的哲学理论,是受到宋明儒学中“理一分殊”命题启迪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Jux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国文化概论题库文史类分类
0
中国文化概论
文史类
相关试题推荐
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是()
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红极一时的作家是()
“十七年”时期,田汉创作了话剧()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如何表现上海的文化精神的?
共和国成立初期,王蒙从事共青团工作。他当时创作的很有影响的小说有()
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娱乐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提供者是()
说明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以载道”这一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春秋时代的共同语被称为
随机试题
女性,62岁,持续性右上腹胀痛6小时,伴寒战、高热,黄疸。既往有类似发作历史。查体:体温39.2℃,血压70/50mmHg,心率120次/分,神志淡漠,巩膜和皮肤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阳性。白细胞24×109/L,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属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设施投资应纳入()。
在计算费用扣除标准的时候,( )等是以每次由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下列事件应当归属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中的“人员因素”类别的有()。
某白酒生产企业申报2005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36万元。经税务机关核查,该企业发生100万元粮食类白酒广告支出,已作费用,全额在税前扣除;转让一台设备,取得净收入50万元,未作账务处理。税务机关要求该企业作出相应的纳税调整,并限期缴纳税款。但该企
社区里的四位老人谈论起“救助站”的话题。吴大爷说:“我的养老金不高,以后到外地旅游,可以找救助站免费吃住。”李大爷脑袋一晃,说道:“想得美,那吃住可不是免费的,要干活,得劳动。”章大爷接过话茬:“进了救助站,还得说出自己的真名实姓……”陈大爷抢着说:“救助
人的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上()。
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下列有关宋朝考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