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admin
2016-01-25
41
问题
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选项
答案
(1)基督教的东传: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仁最为著名,据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明末清初在中国的西方教士多达六十余人。明末信徒有数千人,到清康熙年间,信教者已多达十几万人。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人中国。那时的传教士不像晚清时期某些传教士那样凶恶,他们努力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他们学习汉语,改穿中国文士服装,承认人们崇拜孔子等,都贴近了他们与中国人的距离。因此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徐光启、李之藻等的科学精神及其著作,都与受西方文化影响关系至大。明朝政府对西方教士的传教活动基本上是宽容的,南明政权曾寻求过罗马教廷的援助;清政府起初对教士也颇为尊崇,甚至封以官职。但是罗马教廷不懂得尊重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的实际也不了解,严禁中国教徒行祖先崇拜之礼。当时为康熙朝,康熙皇帝曾向教皇的使者详细说明中国祖先崇拜的意趣,但教皇使者不予理睬,勒令不遵守教皇命令的信徒退教。被激怒的皇帝下令逮捕了他,遣送澳门交葡萄牙人看管。后来教皇发布同样的教书,清政府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下令教士非经内务府许可者概令退至澳门,各地天主教堂概行禁止。中西之间宗教文化交流因教廷的蛮横与对中国的无知而受到严重影响。 (2)中国文化的西传: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有大量介绍中国的书籍。当时与教士们保持密切联系的哲学家莱布尼兹、学者弗雷烈、政治家贝尔坦等,从教士们那里了解到中国。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于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较早时期,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18世纪在那里家喻户晓,它的降低病毒源毒力的治疗原则,启发了英国人种痘术的发明。中国的科举制经过反复介绍传到西方,促成了西方由考试选拔官员的做法。对西方的影响,不仅限于科技,还包括观念层面的内容。清朝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启发了法国的重农学派。中国的审美观念也伴随着白色陶瓷、家具、花园建筑术的传人,对西方施以相当影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打破了西方正统的神学唯心论,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切近的世界观;而莱布尼兹的哲学理论,是受到宋明儒学中“理一分殊”命题启迪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Jux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国文化概论题库文史类分类
0
中国文化概论
文史类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属于创造社成员的是()
论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整体特点和主要成就。
下列“将个体自我与代表祖国丰富的历史侧面的平易而又新奇的意象连在一起的”的是舒婷的作品()
新时期以其巨大的震撼力和自剖精神震动文坛的巴金的随笔集是()
共和国成立初期,王蒙从事共青团工作。他当时创作的很有影响的小说有()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是中国当代文学第一部较为成功的()
电脑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介的特点是()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随机试题
简述信息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
单元格$A$1属于【】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的药物星()
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处于基础和统筹地位的是()
我国《基金法》规定,基金管理人应当履行的职责包括()。
客户缺乏相关金融知识,风险承受意识比较低,是其利益容易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
VI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
建国之后,毛泽东曾经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所采取的国家形式,既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它具有“过渡性”。这个“过渡性”表现为()
Oneproblemwithmuchpersonalityresearchisthatitexaminesandrateswhatevertraitstheresearchersareinterestedinatth
下列有关基于C/S和基于B/S数据库应用系统体系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