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差异。

admin2019-08-12  22

问题 简述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差异。

选项

答案(1)流动偏好利率理念是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偏好流动性,是因为流动性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和灵活性。利息是对可能给货币贷出者带来的不便的一种补偿。或者说,利率是为诱使货币持有者自愿放弃对货币的灵活控制权而支付的价格。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所以,流动偏好利率理念可以理解为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理论。所以,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即当公众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刚好等于现有货币存量时,均衡利率就形成了。 (2)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由英国的罗伯逊与瑞典的俄林等提出的利率决定理论。所谓“可贷资金”,是指可以贷放出去的资金。该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显然,可贷资金供给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可贷资金需求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 (3)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是两大主流的利率决定理论,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差异: ①在利率决定因素上的区别: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强调货币因素,认为货币的供求决定利率水平,与储蓄、投资等实际因素无关。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则认为不仅货币供求决定利率水平,储蓄、投资等实际因素也对利率起决定作用。 ②在分析方法上的区别:流动偏好利率理论采取存量分析方法,其货币供给是指在某时点经济中的货币存量,货币需求是指同一时点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数量。认为利率由某一既定瞬间的货币的现存供应量和需求量决定。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则采用流量分析方法,注重对某一时期储蓄流量、投资流量和货币供求的增量变化的分析。 ③在分析时期上的区别:流动偏好利率理论是短期货币利率理论,它强调短期货币供求因素的决定作用。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则注重长期的利率水平的决定,它强调借助货币分析实际经济变量的决定作用,认为在长期分析中,短期货币因素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④对利率的自发调节作用理解不同:流动偏好利率理论认为,利率难以发挥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因为,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水平,只是在它首先影响利率这一限度之内。即货币供求的变化引起利率的变动,再由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如果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坦部分(即“流动性陷阱”)相交,则利率不受任何影响。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则认为,利率会随着储蓄的增加而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利率的调整活动要到资本的增加与储蓄的增加量相等时为止。因此,储蓄、投资等实际变量的变化会决定市场利率,再通过利率的波动来调整整个经济的消费和投资,最终必将使趋于均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UI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