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
admin
2017-11-24
51
问题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列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针对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深入了解学生,找出背后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B、任其自然,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C、用更严厉的方式对待这个“坏学生”
D、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E、和家长沟通、合作,才能把问题学生教育好
答案
A,D,E
解析
教师在教育中应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学校要和家长沟通合作,才能把问题学生教育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D4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学生最主要的权力是()。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在我国,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
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教九年级二班语文的普老师与教数学的周老师应家长的要求,利用寒假组织所教班级的十余个后进学生集体补课一周,向每位补课的学生收取了600元补课费,这两位教师的做法()。
某学生经常把考试不及格的原因归于试卷难度太大,这种归因属于()。
我国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在体育课教学中,黄老师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主要体现了()原则。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按照教学中学生学习进行的模式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以现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为依据,可将教学方法划分为()。
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随机试题
甲为出卖人在A地,乙为买受人在B地,双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但履行地点约定不明,事后也未达成补充协议,且不能通过交易习惯等方式确定。则该合同的()
女孩,6岁,突发腹痛11小时,以脐周痛为主,腹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发热39℃,排正常大便1次。查体:患儿腹胀,全腹有明显压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常规:WBC19×109/L,中性粒细胞0.9。此患儿最适当的处理应为
A.丹毒B.新生儿皮下坏疽C.疖D.痈E.脓性指头炎病变皮肤鲜红,中心色浅,界限清楚的是
A.渗漉法B.冷浸法C.回流提取法D.连续回流提取法E.水蒸气蒸馏法不加热而提取效率高的提取方法是
关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无机结合料基层养护正确的说法是()。
作为一种工作态度指标,()指的是员工认同其工作或岗位、主动参与的程度,反映了个体与工作或岗位间的关系。
上海轨道交通越来越多,但是很多线路运行时也出现了问题。比如站台的高度等。你如何看?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我国宪法中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的是()
二进制数1100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Inthelattercasetheoutcomecanbeseriousindee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