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的集合》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简析和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教材简析】本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与盾,在与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如何发明坦克,并由此说明一个道理。选编此文,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

admin2016-05-24  18

问题 《矛与盾的集合》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简析和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教材简析】本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与盾,在与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如何发明坦克,并由此说明一个道理。选编此文,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矛与盾的集合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国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一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假如由你来执教这节课,将有哪些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简明扼要地阐明你的教学设计,最终能达成上述教学目标。

选项

答案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人。揭示课题 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学生讲)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分两组) (1)第一组: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战场、首次、长处、胜利者。 (这组词语只要求读正确即可) (2)第二组: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作一团。 (这组词语要求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带着感情朗读。“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去理解) 3.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特别注意读好上面的词语,读出一定的感情来。 4.用“矛、进攻、盾、自卫、合二为一、大显神威”等词语概括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就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发明家是怎样想到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 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进行讨论:发明冢的思路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句。 2.全班交流,说说找出的相关词句,并板书出来。参考如下: 比赛时难以招架一盾太小了一盾大得像铁屋子一开小洞一伸出进攻的“矛”一加上轮子、装上履带一坦克。 3.参考以上板书,说说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路和过程。 (二)学习第4自然段 矛和盾的这一次交锋,不再是自相矛盾,而是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 1.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请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 2.第一句话:“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1)联系这句话说说“合二为一”的意思。 (2)说说你对“大显神威”的理解,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抓住“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等词句来理解) (2)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3.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坦克在战场上的威猛气势。 (三)学习最后一段,揭示道理,拓展思维 为什么这次矛和盾相处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而是变成威力无比的坦克呢? 理解重点句:“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1.联系这篇课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提示:文中说到了哪些事物的长处,这些事物的长处是怎么集于一身的) 2.你还能用哪些例子说明这句话? (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老师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可以从实际应用、做人学习、处理事情等方面去思考。如:铅笔和橡皮的结合——橡皮头铅笔;电风扇和取暖器的集合——空调……) 四、总结写作方法,仿写课文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文章是怎么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的?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文章是借发明坦克这件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2.仿照这篇课文,想象编写一个发明故事(如:橡皮头铅笔的发明),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个道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AU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