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苏洵《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苏洵《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
admin
2021-06-02
56
问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苏洵《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同单元另外三篇课文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单元说明
本单元主题为“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是沟通各个部分的精气血脉。本单元所选课文,风格各不相同,但从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看,都是前后贯通的,体现了文学名篇艺术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问题: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选项
答案
教学目标:鉴赏严密的论证结构,学习“史论”的写作特点,体会史论作品的严密逻辑。 教学片段设计: 第一环节:介绍文体常识 论:古代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长于说理。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借古论今,为北宋统治者敲响警钟。 第二环节:初步朗读感悟 1.学生借助工具书与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听录音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强调语言节奏,学生齐读。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指导并总结。 第三环节:梳理文章结构 学生自由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明确。 问题1:在第1段中,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弊在赂秦——中心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1。 不赂者以赂者丧——分论点2。 问题2:第1段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开篇立论,观点鲜明。分两层阐述了赂秦必亡的道理,总领全文。 问题3:第2段主要论证了什么问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第2段通过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展开了论述。首先通过数量上的对比,说明秦国之利与诸侯之患均不在战而在赂;又用先人创业的艰难与子孙守业的轻率对比,指出以地事秦只能苟安一时;最后从赂秦之失的角度切入,揭露赂秦的弊端。 问题4:第3段主要论证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3段主要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通过分析齐国因与秦交好不助五国而亡、燕赵两国因国家内部矛盾以致智谋穷竭而亡的事例,从反面作假设推论,论证了这一分论点的真实性。 问题5:第4段与第5段联系较为紧密,均是对本次论述的一个总结。这两段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第4段进一步进行假设论述,为六国设计生存之道,即重用谋臣、礼贤下士、六国联合。然而。六国并没有这样做,最终皆为秦所灭。作者借此引出了“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第5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疾呼北宋王朝不可重蹈六国灭亡之覆辙。 第四环节:分析语言特点 问题:再次朗读课文,讨论并分析这篇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文章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文章多处使用对比、比喻、对偶、排比、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将作者对秦的仇视和对六国的同情(实则是对北宋王朝的不满与劝谏)巧妙地展示出来,且将情感贯穿全文,读来愤郁激切,感慨至深。文章语句长短徐疾,富有变化,节奏感强,具有强烈的雄辩气势。 小结:文章围绕着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述,结构脉络清晰,论证透彻严谨,且情绪饱满,愤慨之至,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c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初中课堂实录的教学片段。T:Ok!Next,let’sreadthetextandchoosethebestheadingforeachparagraph.Readthepassageandchooseth
在语法教学中,语法练习的形式有哪几种?请对任意两种练习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导入的作用有哪些?以“friendship”为话题为高中课堂设计两种不同的导人方式并说明目的。
下列教学片段选自某高中课堂实录,阅读后回答问题。T:Todaywearegoingtotalkabout"travelling".Mike,haveyouevertraveled?M:Yes,Ihaveev
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口语课堂上围绕“culturalrelics”展开小组讨论活动.其作用是什么?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融人课堂小组讨论活动?
教学反思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请简述教学中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8分),并列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三种途径(12分)。
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设置了四个选修系列,其中选修系列2是为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下列内容不属于选修系列2的是()。
如下图所示,设0<a<b,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可微且f(x)>0,f(a)=f(b).设l为绕原点O可转动的细棍(射线),放手后落在函数f(x)的图象上并支撑在点A(ξ,f(ξ))上,从直观上看,证明函数在ξ处取
教师在讲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时,让同学们说出其他的描写春天的诗句,以下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
随机试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intfun(){staticintx=1:x+=1:returnx;}main(){inti,s=1;fo
一般汽车灯系、仪表系、起动机、电喇叭等电气设备的工作电流均可通过电流表。()
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不正确的是()
化学结构属于芳酸酯类的局部麻醉药是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的是
在首次交割日按合同约定的券种和数量出质债券,在到期交割日按合同约定的到期资金清算额支付款项,这是全国银行间市场质押式正回购方必须履行的义务。( )
A公司于2010年11月29日以11500万元取得对B公司70%的股权,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11年12月31日,A公司又出资1880万元自B公司的少数股东处取得B公司10%的股权。本例中A公司与B公司的少数股东在交易前不存
下列纸张中,不属于特种纸张的是()。
美术课程倡导(),促进学生发展。
Letusconsiderwhatscienceandtechnologyhavetocontributetothefoodproblem.Thesimplestwaytoincreasefoodprodu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