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措施,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措施,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admin
2021-10-08
76
问题
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措施,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
选项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答案
C
解析
甲处两侧岩层发生断裂,为两个同性质断层之间的上升断块,因此为地垒。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p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氧化物之一。以下是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做的教学设计:【学生实验】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记录实验现象。(1)由学生在大烧杯中放置一个铁皮架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内容标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章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测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
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他发现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一条线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把性质相近的元素
在教学过程中,某化学教师为了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应使用()。
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试题】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某种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HCl、C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有红色物质生成,再通过N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老师用镁条替换了原本的磷,测得的结果中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是瓶塞没有塞紧,燃烧过程中瓶外的空气进入瓶内所致。问题:如果这部分学生坚持认为自己的答案没有错,设计实验证明这部分学生
某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是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的小结,其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B.一与酸反应生成的CO2的盐一定含CO32-C.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
阅读下列材,回答有关问题。高中化学新课程由8个模块组成(见下图),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某一方面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高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和()。
随机试题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阀门按公称压力可分为:()、低压阀、中压阀、高压阀、超高压阀。
文中“大喜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这里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手法?
以下关于抵押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对水液代谢起重要作用的脏腑功能有
建设基本程序实施阶段的内容不包括()。
某公路工程项目进展到第10周后,对前9周的工作进行了统计检查,有关统计情况见表8-1。问题:1.计算前9周每项工作的BCWP。2.计算9周末的费用偏差CV与进度偏差SV,并对其结果含义加以说明。3.计算9周末的费用绩效指数CP
(2016年菏泽)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设A是m×n矩阵,B是n×s矩阵,C是m×s矩阵,满足AB=C,如果秩r(A)=n,证明秩r(B)=r(C).
Theoldmanlived______.,buthewasnot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