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二52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二52题)
admin
2018-06-29
42
问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二52题)
选项
A、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甲、乙均成立不作为犯罪
B、在离婚诉讼期间,丈夫误认为自己无义务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过失的不作为犯罪
C、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几口后将咖啡递给丙,因担心罪行败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导致乙、丙均死亡。甲对乙是作为犯罪,对丙是不作为犯罪
答案
A,C,D
解析
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不作为犯的成立,需要满足四个条件:(1)刑法(不单是伦理)对行为人有进行行为的预期,即有行为义务;(2)行为人有行为的能力而没有行为;(3)有因果关系,如果履行义务确定地能够阻止结果出现,则不作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4)不作为等同于作为——即“形态等值”,可以被评价为被刑法条文确定的犯罪行为。
对于不作为犯而言,最重要的首先是确定行为人是否有作为义务。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分为两大类:(1)基于对危险源的控制产生的保护义务:①对危险物品的管理义务;②对第三人危险行为的监督义务;③对自己先前行为引起的法益侵害危险的防止义务。(2)基于法益的无助(脆弱)状态的特殊关系产生的保护义务(保护法益的责任):①家庭或类似家庭的保护关系;②保护功能的接管;③基于组织地位和职责义务的保护关系。
A项:儿童溺水时,其父甲有基于家庭关系(紧密生活共同体)而产生的救助义务,救生员乙有基于保护功能接管而产生的救助义务,两人有能力救助而不救助,可以成立不作为犯罪。故A选项正确。
B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彼此有基于家庭关系而产生的救助义务,丈夫知道对方在离婚判决生效之前仍是自己的妻子,却误以为法律已经解除了自己的救助义务,是一种对法律的错误理解(可以简单理解为“法律没有学好”),这种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不会阻却丈夫对妻子不履行救助义务、放任对方死亡的故意责任。丈夫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故B选项错误。
C项:甲放弃母亲转救女友的行为,从刑法的角度分析:(1)行为构成。甲对母亲有基于作为家庭这样的紧密生活共同体而产生的救助义务,在有能力救助的情况下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满足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构成要求。甲对女友则一般没有(除非建立起类似婚姻的同居关系)法所要求的救助义务,仅仅有道德义务,不救助女友不满足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构成。(2)违法性。甲是为了救助另一个人的生命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义务。第一步从前提条件的角度,符合紧急避险的行为要求:为了拯救一个法益免受正在进行的危险的侵害,不得不损害另一法益。但是从第二步避险效果的角度,甲超越了紧急避险的界限,属于避险过当。因为紧急避险要求保护的利益要大于所损害的利益(注意,此处甲是通过不作为的方式在损害另一合法利益),但是母亲和女友的生命权是相同的,甲不满足紧急避险“大于”的要求,具备违法性。(3)罪责。对于避险过当,根据我国《刑法》第21条第2款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意味着该案件:①有责任,满足不作为犯罪的罪责要求;②在所损害的法益并没有超出所保护的法益时,应该选择“免除处罚”。
结论:甲的行为成立对母亲的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属于避险过当,应当免除处罚。
题目的设计其实回避了许多的麻烦。原题一句“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成为最终结论的全部前提条件,在此前提下,甲当然成立不作为犯罪。故C选项正确。
D项:甲给乙投毒,是作为的杀人。甲看到丙也在喝自己配置的有毒咖啡,基于先前的投毒行为,甲有救助丙的义务,甲在能够阻止而不阻止的情况下,对丙的死亡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故D选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r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张某到加盟店欲批发1万元调味品,见甲态度不好表示不买了。甲对张某拳打脚踢,并说“涨价2000元,不付款休想走”。张某无奈付款1.2万元买下调味品。(事实四)关于事实四甲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2年卷二第89题)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
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取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对于甲、乙盗窃和使用信用卡的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错误的?()(2006年卷二第99题)
下列哪些情形成立共同犯罪?()(2008年卷二第55题、2000年卷二第70题)
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后查明,乙无驾驶资格,事发时略有超速,且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事实一)甲驾车逃逸。急救人员5分钟后赶到现场,胡某因
符合下列哪些情形而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可以构成累犯?()(2005年卷二第55题)
甲意图勒死乙,将乙勒昏后,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为毁灭证据,又用利刃将所谓的“尸体”分尸。事实上,乙并非死于甲的勒杀行为,而是死于甲的分尸行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卷二第4题)
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一年后甲受雇于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2
(一) 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后查明,乙无驾
某中级法院的主审法官甲收受故意杀人案被告人乙的家属现金1万元后,伪造乙防卫过当、自首的证据,欺骗该院审判委员会,导致原本可能被判死刑的乙最终仅被判处3年徒刑。对甲应当以何罪论处?()(2008年卷二第20题)
随机试题
Thereason________herejectedourplanisthathehadnofaithinus.
简述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
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命题的学者是________。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粘连。()
恶性肿瘤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立井贯通测量的重要方向偏差是()。
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的()前置备于公司,供股东查阅。
对以有关质量计划和质量策划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TheIndustrialRevolution[A]TheIndustrialRevolutionisthenamegiventothemassivesocial,economic,andtechnologicalch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