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材料: 粉丝与知音
材料: 粉丝与知音
admin
2018-10-08
45
问题
材料:
粉丝与知音
余光中
“粉丝”来自英文的fan。源出fanatic,乃其缩写,但经瘦身之后,脱胎换骨,变得轻灵多了。更可爱的是,当初把它译成“粉丝”的人,福至心灵,神来之笔竞把复数一并带了过来,好用多了。单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现不出那种从者如云、纷至沓来的声势。“粉丝”当然是多数,只有三五人甚至三五十人,怎能叫作fans?对偶像当然是说,“我是你的粉丝”,怎么能说,“我是你的粉”呢?粉,极言其细而轻,积少成多,飘忽无定。丝,极言其虽细却长,纠缠而善攀附,所以欲理还乱。
与粉丝相对的,是知音。粉丝是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是为寂寞雪中送炭。杜甫尽管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真有知音出现,来肯定自己的价值,这寂寞的寸心还是欣慰的。
知音的出现。多在天才成名之前。叔本华的母亲是销畅小说作家,母子两人很不和谐,而歌德很早就告诉这位母亲,说她的孩子有一天会名满天下。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后才出现。莎士比亚死后七年,生前与他争雄的本•约翰逊,写了一首长诗悼念他,肯定他是英国之宝。
知音与粉丝都可爱,但知音多高士,总是独来独往,欣然会心,掩卷默想。知音的信念来自深刻的体会,充分的了解。知音与天才的关系有如信徒与神,并不需要“现场”,因为寸心就是神殿。
粉丝则不然。这种高速流动的族群必须有一个现场,更因人多而激动,拥挤而歇斯底里,群情不断加温,只待偶像忽然出现而达于沸腾。
“知音”一词始于春秋:楚国的俞伯牙善于弹琴,唯有知己钟子期知道他意在高山流水。子期死后,伯牙恨世无知音,乃碎琴绝弦,终身不再操鼓。《论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么看来,孔子真可谓知音了,但是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岂不成了香港人所说的“发烧友”了?孔子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吧。今日的乐迷粉丝,不妨引圣人为知音,去翻翻《论语》第七章《述而》吧。
问题:
根据文章内容,比较生活中粉丝与知音的不同。(4分)
选项
答案
粉丝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为寂寞雪中送炭;粉丝需要现场温度,知音总是默想独行;粉丝是对偶像崇拜,知音是与天才会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X8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综合素质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中学综合素质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均属于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三者是并列的关系。
在教学的任务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核心。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有关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向全社会明确提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有关专家从教育学、社会学、法律研究等不同角度指出,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人生教育
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教育分别是骑士教育和()。
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划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特征。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形象的先后顺序组织课程内容的教材编排方式属于()。
【2016下】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随机试题
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括三个子活动。附诗歌:春风春风吹,芽儿发。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吹得小雨轻轻地下。我们一起去种花。
WanttheRightThingTight-lippedeldersusedtosay,"It’snotwhatyouwantinthisworld,butwhatyou【W1】______."
决定急性肠梗阻手术探查的最主要依据是()
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越小,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
关于期货中介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应对通货膨胀风险的各项策略中,不正确的是()。(2010年)
古人有称名、称字、称官职、称籍贯以及称谥号等习惯。有些诗文中称岳飞为“岳武穆”,“武穆”是()
修辞这一术语,有时指修辞活动,有时指修辞规律,有时还指()。
选词填空。A印象B得到C质量D打扰E占线F坚持例如:她每天都(F)走路上下班,所以身体一直很不错。对不起,()一下,请问,中国银行怎么走?
WhydidthespeakerwanttoworkinNanping?
最新回复
(
0
)